黑龙江省博物馆《龙博讲坛》开幕式

  为进一步扩大黑龙江省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范围,提升宣传教育职能,扩充对外宣传展示阵地,5月6日下午14时,在黑龙江省博物馆二楼多功能厅内隆重举行了黑龙江省博物馆《龙博讲坛》开幕式暨第一讲美籍华裔摄影家胡明勇摄影专业讲座《摄影作品是如何塑造我们的》首讲开幕仪式,省博物馆全体班子成员出席了开幕仪式并为仪式剪彩。
  本次正式成立推出的的黑龙江省博物馆《龙博讲坛》是省博物馆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满足社会大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优秀公共文化产品的又一成功举措。也是省博物馆继先后推出馆藏精品“每月一星”系列展览、“咱们的博物馆寒暑假系列特展”之后所再次推出的又一开创性系列活动,在黑龙江省博物馆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开幕之后的黑龙江省博物馆《龙博讲坛》,将作为省博物馆一项重要宣传展示阵地对广大观众免费开放,对黑龙江省文博内涵的普及与推广亦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次开幕的《龙博讲坛》也将作为省博物馆继《博物馆》馆刊、《咱们的博物馆》报纸、黑龙江省博物馆网站之后所成立的又一个对外宣传教育展示的媒介和载体。将紧紧围绕“依靠博物馆、立足博物馆、延伸博物馆、服务博物馆”的基本要求而进行。将当今博物馆收藏、展示、科研、教育和服务的五大功能,在《龙博讲坛》这一新式的宣传平台上,创新式地采用一种全新的手段和方式加以展示。
  在《龙博讲坛》今后的工作重心上将以侧重以“文物、博物”方面的宣传、展示和推广为重点,面向广大观众实行免费授课。并广泛吸纳各领域精英,不断邀请相关文博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为大众传播新鲜咨询、解读文化经典、播撒智慧甘露、激发创新思维。在为观众授课的同时及时反馈观众心声,根据观众的需求、专家的意见和社会的热点来确定选题,注重题材的广泛性、内容的贴近性和效果的普及性,精选精讲,是讲座常办常新,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以其独特的文化传播视角、丰富厚重的文化讲授内容、科学严谨的授课讲解态度、新颖独特的宣传讲授手法,为广大观众和社会大众献上一幕幕精彩的讲座。
  可以说,《龙博讲坛》的开办是省博物馆适应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运用而生的,它满足了人民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而随之带来的精神生活追求。它的开办弥补了人们继读书看报、广播电视等基本精神需求模式之外的博物馆特有的艺术形式。同时也为省博物馆提供了一个与专家学者共商文化、经济、社会、艺术等热点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高水平的博鳌论台,让大众在了解各方时讯的同时也领略专家学者、政商精英的风采。
  本次《龙博讲坛》第一讲,省博物馆专门邀请了美籍华裔摄影家胡明勇先生为广大观众讲授题为《摄影作品是如何塑造我们的》摄影专业讲座,胡明勇先生为在美国出生的亚裔二代,30多年来足迹遍布全美,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美国的许多社区,他的拍摄作品处处体现着各种文化之间的种种交集。
  讲座将以众多生动的图片多角度地展示美国社会,比如文化、移民、宗教、以及社会交往的断层。 同时,还会传授广大摄影爱好者其自身独特的摄影技法和经验,并向广大听众讲述其历经35年的摄影岁月,成为艺术精英的过程中所经受的种种挑战,相信专业的摄影知识技法、众多精美的异域摄影作品、跌宕起伏的个人经历、令人引俊的摄影轶事必将让广大前来的观众受益匪浅。
  省博物馆愿通过《龙博讲坛》这一全新的宣传展示媒介,充分发挥其纽带和桥梁作用,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文化行业精英学者紧密合作,以省博物馆为平台,面向社会大众服务,全面提升省博物馆服务水平、提高大众文化水平,倾力打造省博物馆又一龙江公共文化知名品牌。(黑龙江省博物馆 岳中彬)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