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东:生命的富足与迷失
从那台老式苏联相机开始,20多年来刘小东定格了无数瞬间。在妻子喻红(微博)为其细心整理的分类卡片上,工工整整地写着:朋友、街状、商店、婚礼、度假、羊、蛇、狗、猪、海边、旋转、美国、埃及、西班牙、男裸、杂技、乐队、郊游、开会、北京杂种、夜生活、澡堂子、冬泳刘小东斜倚在桌边,苦笑着说:“不堪回首,我看着都累。”
面对当下的状态,这20多年的积累需要一个交待。这本名为《生命的富足——中国当代艺术家刘小东1984-2006》的影集,是刘小东迄今为止出版的惟一影集。
在摄影集《生命的富足》中,这种状态在他和他的朋友身上,表现为一种悠然自得的游离状态。他们仿佛不属于那个充斥着意识形态迷瘴和经济变革的激荡年代,时而围着一个不搭调的禁行指示牌欢呼雀跃,时而旁若无人地嗑着瓜子,时而对着宿舍的镜子假扮成武打明星……他们扎堆、下馆子、郊游,弥漫着青春期的躁动,和对于更好生活的追求。然而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目光懒散,表情倦怠,淹没在日常生活的繁复与琐碎之中。
在他们身上,那种矛盾暂时性地得到消解。就像平平坦坦的平原,人往那里一躺。
对刘小东来说,摄影与绘画之间就是一种互补。“绘画是有色温的,而照片几乎没有冷暖。它的机械过程过滤了人眼看到的色彩。我有时写生,就是为了弥补照片对色彩的不足。我拍照,是因为觉得没办法把画架移到这儿来画。画布挪过去,让人站在风里雨里,大太阳下,也很不人道。那就拍个照回工作室画。”刘小东的摄影,由一个又一个断裂的事件片断组成。他尊重照相机记录细节的非凡能力,所以,那些事无巨细的琐碎,我们也经常能在他的画作中看到。也许,这要归功于那些早已经被人忘掉的素材照片。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