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会宁一完好宋代古墓被发现 9人下黑手盗挖

  记者 秦佩云 通讯员 梁晓瑜

  每日甘肃网-西部商报讯 会宁一村民用推土机推土时,推出一座保存完好的宋代古墓,墓中文物丰富,极具研究和收藏价值。该村民发现古墓后,没有依法上报文物部门,而是叫来同村村民,进行盗挖。近日,会宁县人民法院作出判决,9人犯盗掘古墓葬罪。

  推土机推出宋代古墓9人盗挖

  2011年6月15日下午4时许,孙某在会宁县会师镇范湾村范湾社下阴山驾驶推土机推土时,推出一圆形洞口,下车查看后发现是一古墓,从洞口处掏出一个已破损的青瓷碗,并用推土机将洞口掩埋,打电话告知了杜某等人。随后,杜某、李某等携带铁锨,开车从会宁县城待天黑时来到该墓地。六人先后下到墓室内挖掘,但未挖出任何文物。次日,孙某将其所挖古墓填埋。

  8月初,同村村民何某听说同村孙某在推土时推出了一座古墓,便与周某、马某多次进入该古墓,先后挖出一枚铜镜、一个灰陶罐、破损的窑碟、二十块模印砖。上述被盗物品在案发后均被追回。

  墓中现宋代“柳毅传书”纹铜镜

  文物被追回后,经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被盗铜镜为宋代“柳毅传书”纹铜镜,(柳毅传书故事见唐小说《柳毅传》)系国家二级文物;窑碟、窑碗为龙泉窑碟、窑碗,与灰陶罐均系宋代一般文物;被盗的二十块模印砖中有十九块为宋代二十四孝图模印砖,一块为宋代麒麟纹模印砖,均系三级文物。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关于会宁县会师镇范湾村古墓葬被盗及清理情况的说明》证明,该处墓葬经推断应为宋金时期的家族墓地,对于研究会宁县宋金时期葬丧习俗、社会生活都有一定的帮助,填补了会宁县文物考古工作在这一时期的空白。

  9盗墓贼各获其刑

  会宁县法院经审理后认为,2011年6月至8月期间,被告人何某、周某、马某先后多次盗掘会宁县会师镇范湾村范湾社一宋元时代的大型古墓葬群,盗得文物23件;2011年6月15日,被告人孙某、杜某、李某等盗掘古墓群,盗得文物1件。经鉴定,被盗文物有二级文物1件、三级文物20件、一般文物3件,其行为已构成盗掘古墓葬罪,鉴于各被告人认罪态度较好,且被盗文物全部被追回,故判决被告人何某等9人犯盗掘古墓葬罪,管制二年、一年、六个月不等刑罚,并处罚金2000元、1000元不等罚金。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