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旂美国生活细节披露 中国画受美国女性欢迎
华龙网4月29日13时30分讯(记者 黄军) 在传播中国文化艺术的同时不忘卖画筹资支援抗战,张书旂可以说是抗战时期在西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中国画家。今日,张书旂中国画艺术及其传承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重庆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美国的近百位美术家齐聚,热议张书旂的艺术人生。张书旂之子、美国斯坦福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少书首次披露了父亲在美国的生活细节。
三次创作中国画送西方领导人 卖画支援抗战
张书旂是我国现代美术史上著名的花鸟画家、艺术教育家。据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重庆现当代美术研究所所长凌承纬介绍,1940年至1942年间,张书旂先后将其创作的《百鸽图》、《云霄一羽》、《松枝双鹤》分别赠送给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加拿大总理麦肯齐金。三次赠送中国画给西方领导人,张书旂成为抗战时期在西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中国画家。
1941年至1946年,张书旂又不辞辛劳,几乎走遍了北美洲,举办展览和讲学,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艺术。同时,借中国画传递中国人民的友谊,争取西方国家和人民对中国抗战事业的同情与支持,为推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和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卓越贡献。
张少书说,赴美期间,张书旂一直积极举办个人画展进行义卖,筹资支持祖国抗战事业,资助因战乱陷入贫困的中国留学生上百名,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受到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仰。
中央文史研究馆文史业务司司长陈思娣认为,张书旂是艺术传播的使者,虽远在异国他乡,却始终孜孜不倦地用他的画笔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东方艺术神韵。
此次在重庆展出的112幅张书旂画作中,有40幅来自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华冈博物馆。该校校长吴万益说,1969年,张书旂画作在台湾展出,由于张书旂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昀是浙江同乡,张书旂家人就将40幅画作送给了该校作为纪念。此次将40幅画作带到三峡博物馆向世人展出,吴万益希望通过这样的文化交流能让张书旂中国画艺术很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
张少书:父亲和他的画作很受美国女性欢迎
研讨会上,张少书首次披露了数十张张书旂的私密照片,包括在美国作画被围观的场景和在杭州的生活画面。
张少书说,张书旂当时在美国办展览作画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美国观众对中国画的创作过程和工具都充满了好奇,每次作画都能吸引许多人观看。“父亲和他的作品很受美国女性的欢迎。”
张书旂作画速度很快,美国观众都搞不懂中国的毛笔为何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创作出一副中国画。但在他们看来,看张书旂作画就像是欣赏小提琴演奏和芭蕾舞演出一样有趣。
海内外专家助阵 26万字探究张书旂艺术人生
据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张书旂离开中国比较早,去世也比较早,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学术界对他的研究尤显薄弱。
2009年,重庆实施“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与建设工程”。以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凌承纬为负责人的课题组受任承担重庆市社科研究重大课题《抗战大后方美术研究》,由此在尘封的历史中重新认识了张书旂。
其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在国内外多位专家学者的帮助下,经过上百次往返于重庆、北京、台湾等地的电话、邮件联络,课题组与美国罗斯福总统图书馆、张书旂在美国的家人以及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达成了举办此次研讨会的共识。
在今天的研讨会中,有20余位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美国的美术史学界著名专家,以及我市70余位美术家。研讨会已经收到国内外专家学者论文37篇,共计26万余字。内容涉及张书旂艺术人生、艺术思想、艺术风格和创新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张书旂在大后方重要艺术活动史实的稽考、勘正等。
本次研讨会得到了海内外专家的给力支持。华龙网记者了解到,美国著名中国美术史专家、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安雅兰女士只有3天半的时间来参会,由于她家所在城市哥伦布到重庆旅途需21小时,来回整整要用两天时间,参加第一天的会议后安雅兰就得立即返回美国,来回奔波十分辛苦。而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教授曾肃良最近更是两次因病住院,医生嘱咐不能远行,但他还是坚持到会,参与研讨。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