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古城重建不是建假古董 欲与华沙齐名
本报记者 石念军
就一个旅游项目而言,单纯的建设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取得市场认同。
在5%的遗迹上,重建一个100%的古城,台儿庄古城是怎样做到的?
这个5%,指的是台儿庄古城现存的古城遗迹,包括古河道、古码头、古船闸、台儿庄大战遗迹,不到总面积的5%。如何让它变成一个让游客认可的原汁原味的古城?这个“无中生有”的过程,并不是简单地搞些仿古建筑。
相比“二战”遗址城市,斯大林格勒仅存一处蛋糕房遗迹,华沙仅保留两处人造的战争遗迹。1950年至1956年,波兰根据意大利画家的197幅画,重建了一平方公里的华沙古城。而台儿庄,现有的“二战资源”是53处弹痕累累的古墙。
枣庄市决心重建古城之前,邀请了不少历史学家、古建筑专家、旅游专家、运河文化学者进行论证。
面对一个建在废墟上的简陋小镇和县志上的寥寥几笔,他们实在找不到感觉。在一次座谈会上,一位著名专家就反对:“重建的只能是新城,是假古董,充其量是影视城,不能称古城。”
这些专家学者以地方志中没有详实记载台儿庄古城的历史、绝大多数建筑都毁于战火、天下第一庄的繁荣已荡然无存等为由,认为无法做出重建方案。
那么,现在的台儿庄古城又是什么样子呢?
几万元花销办了
曾经几百万办不了的事
记者到达台儿庄是4月16日正午,穿过庄严的古城门,走进坐落有致的古街巷,耳畔传来幽咽的“拉魂腔”,夹杂着南腔北调的游客的话语。
“自开城以来,短短两年时间里,台儿庄古城就先后迎来游客270万人次,综合收入超过亿元,同时拉动全市收入增长200多亿。”台儿庄古城管委会副主任王兆海内心的喜悦洋溢在话里,“以‘台儿庄 英雄安葬’为关键词,利用百度搜索,词条总数超过120万条。”
王兆海说的这个“台儿庄 英雄安葬”,指的是今年4月8日,也就是台儿庄大捷74周年纪念日,台儿庄古城管委会为两位无名的国民党将士遗骸举行的盛大安葬仪式。
这两名国民党将士遗骸,是2011年9月在古城西门附近施工中偶然发现的,经山东大学人类学和考古学专家双重鉴定,确认逝者是台儿庄大战中的国军将士,年龄分别在25岁和35岁左右,姓名已无从考证。
发现遗骸的位置原来是一处水汪。1938年台儿庄大战期间,这个位置是当时战斗最为激烈的地方之一,“台儿庄战役57把大刀定乾坤”的传奇应该就发生在这个地方。台儿庄政协编辑的《运河古城台儿庄》中记载,1938年3月31日,国民党军队组成57人的敢死队,摸出城西门,经过约1小时激战,毙敌60多人,敢死队员44人牺牲。
发现两具英烈的遗骸后,有人提议在景区显赫位置用玻璃灵柩安置两具遗骸,方便游客瞻仰,马上有人提出,这样做不够尊重死去的英烈;但对于厚葬两位英烈的建议,也有人提出异议。
这期间,王兆海一直关注网上关于这一消息的反愦。最终,管委会上报枣庄市民政局后,决定施以厚葬。市里的一些单位在受邀参加安葬仪式时,开始还有些顾虑,但随后网络舆情对于此事的评价非常正面,这让他们松了口气。
在厚葬两位无名英烈后,王兆海用百度搜索查看了相关关键词下的词条数目。“搜‘台儿庄英雄安葬’,120万词条;搜‘台儿庄连战’,15万词条;搜‘台儿庄吴伯雄’,3.9万多条。”王兆海说,上一次,台儿庄古城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地标建筑泰和楼奠基,邀请了上百名记者,整个活动花费好几百万元;这次安葬活动,只请了当地及在当地驻站的媒体记者,花费几万块钱,但包括央视在内多家有影响力的媒体都报了这条消息,这说明台儿庄古城的影响力已完全辐射出去了。
现在,安葬两位国民党将士遗骸的陵墓,就位于古城门的左前方,游客跨进城门,首先就会看到这座圆顶建筑。
重建不是建假古董
在台儿庄古城,有一个故事不断被讲起。
2006年11月7日,履新不到百日的枣庄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伟,带领9个部门和区县的负责人,从滕州滨湖镇微山湖湿地公园登上游轮,对境内近百公里的大运河进行全线调研。晚上6点,他们抵达号称“江北第一闸”的台儿庄船闸。听说这里有个古镇,陈伟提出去看看。
古镇已破烂不堪,在参观完古运河和街巷、建筑等历史遗址后,陈伟了解到,这里已经被一家著名的房地产开发商相中并签订了合同。
这是一个投资总额高达5亿元的房地产项目,也是多年来当地首次收获如此大的项目。
陈伟决定终止合同。但叫停之后做什么呢?陈伟当时也没有具体的想法。
时任枣庄市委办公室主任王广金记得,2007年那一年,陈伟一到周末就会去台儿庄,一共47个周末,他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遍访辖区内80岁以上的老人,搜集了300多张历史照片,一点一点串起关于古镇的记忆。
之后,赴台湾搜寻战史资料,通过外交途径从美国、日本搜集二战期间的史料、照片和视频资料;陈伟甚至还通过在日本留学时结识的朋友,找到一本《台儿庄事情》。这是台儿庄战役前20年的1918年,日本间谍机构南满铁路公司派人在台儿庄蹲点半年精心记录的,内容涉及地理、气候、宗教信仰、民俗社会等方方面面,还有手绘的台儿庄地图。
陈伟还收集了130多本史料和1279本明清小说,把台儿庄放在大运河的背景下了解。在北京的档案馆里,有关人员发现,明清时期,台儿庄运河工程浩大,仅皇帝所下的圣旨就达12道。
这些具体而详实的考据工作,最终帮助台儿庄绘制出一个集各朝特色的精华版台儿庄古城复原图。
这种扎实的调研,使台儿庄古城避免了简单的模仿。
王广金现在是台儿庄区委书记,同时兼任台儿庄古城管委会主任。他说,陈伟曾反复提醒他们,重建的关键是怎么重建,要防止出现假古董、仿古一条街、影视城,我们要做的,是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古城。
重建中,施工人员从周边地区收集砖、瓦、石板等古建筑配件。砖雕用安徽的、石雕用泉州的、木雕用东阳的,力求“表里如一、原汁原味”。
80岁高龄的台湾著名散文家郁化清老人回到阔别几十年的家乡,激动地说,我记忆中的台儿庄就是这个样子。
最划算的一笔广告投入
单纯的旅游项目建设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它名声远播,并对游客形成吸引力。
枣庄市旅游与服务业管理委员会主任刘中波告诉记者,台儿庄古城曾在央视一套和四套投放过每天5秒钟的广告。台儿庄古城非常重视在高铁投放广告,要是没有高铁,枣庄的客源市场只能局限于周边市场。目前,京沪高铁上海虹桥站、北京南站、济南西客站,都有台儿庄古城的广告牌。
最划算的一笔是在京沪高铁上海虹桥站。当时,虹桥站刚刚建好,古城管委会和对方一签三年的合同,以一年140万元的价格买下京沪高铁虹桥站候车大厅的一个广告牌位。
在负责文化推广的古城管委会副主任王兆海看来,真正让台儿庄名满海内外的是“事件营销”。
台儿庄大捷70周年纪念日——2008年4月8日,枣庄宣布重建台儿庄古城。次日,香港《大公报》头版头条刊发了这则消息。2009年,古城重建刚刚开工,台儿庄古城又拿下国内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牌子。2010年5月4日,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地标建筑泰和楼奠基,邀请到了一位重量级嘉宾、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参加。
“我们一开始,就把市场目光放到了海峡两岸,而不是定位为周边游、近郊游。”当地有人士回忆,某中央领导来古城视察时,看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牌匾,跟陈伟打趣称“你们真厉害”——原来,这位领导的家乡福建一度想争取国内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项目建设,但不想被台儿庄抢了先。
着眼海峡两岸,挖掘“二战”文化,后来,当地又先后邀请吴伯雄、白先勇等台湾知名人士来访。
要与“二战城市”华沙齐名
“我们最初就是考虑把古城打造成国际旅游目的地,充分考虑到市场的可能性,而不是做周边游。”总结台儿庄古城的规划、开发、运营经验,王广金觉得,简单地说,就是立意高、落实好。
“比如红色文化资源,铁道游击队全国人民都知道,但如果单纯搞红色旅游,它和延安、西柏坡、井冈山没法比,因此台儿庄不能单做红色旅游,而是把它作为整个古城旅游的一部分。“王广金告诉记者,台儿庄古城的重建,首先是对历史、文化的充分尊重和深入挖掘。
陈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枣庄市的旅游资源特点,“微山湖很不错,但是在湖泊类资源里,比不过青海湖的神秘,比不过天池的清澈、镜泊湖的生态,也比不过洞庭湖、鄱阳湖的浩大,更比不过西湖的文化,所以在湖泊类资源里头它很难冒尖。这样也可以发展旅游,但是只能做区域的周边游;墨子文化是世界级文化资源,但文化资源未必是旅游资源,现在孟子都被孔子边缘化了,何况墨子;抱犊崮是鲁南七十二崮之首,也很有特点,但是它的体量无法和张家界、九寨沟、黄山这些山体类资源相比;枣庄有世界最大的石榴园,但是石榴园农历的五月开花、八月结果,季节性过于明显。中兴公司诞生了中国第一张股票,但做工业旅游又过于单一。”
重建“二战”历史古城,力求与华沙齐名;传承运河文化风俗,力争世界申遗;打造古城商街,务求媲美丽江……台儿庄古城的开发建设似乎处处都有争做第一的气魄。目前面积为2平方公里的台儿庄古城,在二期工程全部完工后,将成为国内面积最大的古城。
“要做大旅游,就必须寻找新的、能够支撑大旅游格局的旅游资源,寻找并打造一种最具有核心价值的旅游产品。”王广金说,这一点,是枣庄市领导反复强调的。枣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要把旅游资源做成全国独有、世界一流的知名旅游产品,才能持续发展。
“枣庄二日游”大会战
台儿庄古城的崛起吸引了大批业界人士的目光。见到刘中波时,这位枣庄市旅游与服务业管理委员会的负责人,正在台儿庄古城陪同来自沈阳市旅游局的客人考察。
“自从今年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兄弟单位考察团,几乎每个月都要来10-15拨。”枣庄市旅游与服务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张栋说。
台儿庄古城2010年5月1日开始试运行,当年春天,枣庄市旅游局与市服务业管理办公室合并,组建旅游与服务业管理委员会,为的是减少协调成本,有效管理本地区的旅游和服务业,这一架构当属全国首创。
引发旅游业界关注的,还有枣庄在全国首创的“二日游”营销模式。通过“二日游”活动,将景区与酒店打包销售,目的就是发展过夜经济,通过旅游拉动“吃住行游购娱”的整体消费。据刘中波介绍,市旅服委专门设有“枣庄二日游”项目办公室,具体负责“二日游”的策划、宣传和推动。
“旅游项目只有在市场上流通起来,才能转换为商品。”刘中波说,“枣庄二日游”大会战于2009年启动,全市既有的13个景区景点被打包促销,以最优惠的价格推向旅游市场。用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社会联动的这样一种运营模式,58个区市和部门对口联系全国66个客源城市。
在2012年的“二日游”任务分配中,市教育局负责邯郸,市交通局负责青岛,市经信委负责扬州,市供销社负责鹤壁,每个单位办公室都有专人盯着“二日游”任务完成情况。
刘中波介绍,目前,在全国重点客源城市,枣庄都有由相关对口单位派驻的办事处,依托市里统一拨付的3万元-5万元不等的启动基金,具体提供旅游推介、咨询等服务。去年,枣庄全市完成了过夜游客总量超过50万人次的既定目标。“像港航局,对口泰安,去年拉来游客4000多人;妇联对口江苏镇江,拉来了3000多人。”
对于这种“枣庄模式”,也有人提出了质疑,认为政府干预市场太多,搞得一些单位被迫到处拉人。一位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士称,本来这种任务分解2012年准备叫停,但看到效果确实不错,就准备再搞一年,以保证今年50万的过夜客源任务完成。
“最终,台儿庄古城旅游要走向市场化,政府一定要放手。”这位当地人士称。
今年2月,枣庄市以投标竞买的方式,拍卖“枣庄二日游”活动在国内17个客源地城市的旅游地接权和市场经营权,最火的一个客源地,有8家旅行社来争。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