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建孙中山纪念馆大元帅府后花园将恢复

位于大元帅府旁的“万科地王”收回后将建孙中山纪念馆,作为大元帅府的配套设施。记者昨天从大元帅府纪念馆获悉,该地块将在万科已建部分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未来将建成高三层的纪念馆,占地6300平方米左右。未来,大元帅府还将恢复原有的后花园。

一问:为何要建孙中山纪念馆?

回应:旧馆展览面积仅有200平方米

虽然昨天上午天气阴沉,看起来随时要下雨,但是来到海珠区大元帅府参观的游客仍然络绎不绝。大元帅府纪念馆业务部主任朱晓秋告诉记者,目前大元帅府平均每天接待游客超过1000人。遇到节假日有旅行团来访,还需要限制人流,分批放人进馆参观。大元帅府纪念馆业务部主任、副研究馆员朱晓秋说:“现在大元帅府最大的制约就是空间不够!”

近日传出大元帅府旁的“万科地王”将回收做孙中山纪念馆。有市民提出疑问,大元帅府亚运期间才刚整修过,增加了不少设施,为什么现在又要建新馆?朱晓秋说,大元帅府空间不足给其发展带来较大制约。大元帅府去年接待参观人数40万人次。“有一天来了6000多人,排队都排到江边去了,我们之后分批让其入内。因为大元帅府的旧址是木质楼梯的,瞬间最多仅能同时进入500、600人,特别是参观2楼、3楼的时候,人数众多会存在安全隐患。”

朱晓秋表示,展览空间不足让大元帅府常常陷入尴尬境地。大元帅府目前展线仅有47米长,面积约200平方米,最多能展示100件展览品。为了展出更多的展品,该馆还经常使用围廊进行展出。“去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我们组织的《理想的追寻》主题展在美国、加拿大,以及港澳台地区都进行了巡展。但是这些展览却唯独未能在广州展出,主要就是场地所限。”此外,由于场地所限,大元帅府征集回来的7000多件文物只能堆放在两个30-40平米的房间里。

二问:新孙中山纪念馆怎么建?

回应:在已建部分上改建三层纪念馆

据介绍,现万科地块在历史上属于原“广州士敏土厂”(大元帅府前身)的地块,原来是一片厂房。根据此前讨论的规划,新馆将建成包含陈列厅、临时展厅、仓库、多功能活动室、游客服务中心、办公室能在内的综合楼。朱晓秋说:“必须说明的是,很多人误解为我们要新建一个孙中山纪念馆,其实是作为我们大元帅府配套加建的陈列馆。”

记者昨天站在大元帅府南楼三楼看到,“万科地王”地块已经全部被水泥覆盖,据说地下已经建了三层停车场,地上部分也建了一部分。据大元帅府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去年规划部门就会同大元帅府纪念馆、省市规划设计院、中山大学等研究机构专家开会讨论孙中山纪念馆的规划,当时讨论认为如果按照万科规划在大元帅府后面建一栋200多米高的建筑,将破坏大元帅府周边的整体景观。

根据那次讨论的规划,新馆将建成一座三层的建筑,占地约6300平方米,高度与旧馆差不多,建筑风格与旧馆也要与旧馆相协调。万科已建的停车场将保留用作大元帅府配套停车场,正好解决目前的停车难问题。而已经建设的地上部分也并非全部拆除,而是将进行局部修改,在此基础上建新馆。

大元帅府旧馆后方曾经是配套的兵马房和后花园。孙中山、宋庆龄和很多民国元老在帅府后花园曾拍下许多珍贵的照片。而这里现状是一栋两层的临时办公用房,作为大元帅府的仓库和办公区域。朱晓秋说,如果新馆建成,他们计划将这栋临时建筑拆除,还原帅府后花园和兵马房,当年后花园的一些陈设也有望恢复。

三问: 广州孙中山纪念地多如何错位?

回应:专注研究帅府名人及民国广州史

中山大学历史教授袁伟时在他实名认证的新浪微博上发表质疑之声,指出:“广州还有著名的中山大学,内设规模宏伟的孙中山纪念馆。新馆能超过吗?即使有新东西,放到中大的纪念馆中不行吗?”

广州与孙中山有关的纪念地目前主要有中山纪念堂、黄埔军校和大元帅府,此外,中山大学也设有孙中山纪念馆。在学术研究和陈列主题上,这几处纪念地如何错位?

朱晓秋指出,孙中山纪念堂注重对孙中山革命历程的回顾和展示;黄埔军校研究和展示的重点是国共将帅;而大元帅府则侧重研究孙中山以及早期围绕在他身边的“文官”。

朱晓秋说,作为孙中山1912-1925年间的办公地、生活地,大元帅府不仅承载了对孙中山个人的纪念,更是国民政府元老的主要活动地。当年,孙中山在这里写下建国大纲,还与李大钊商谈国共合作。据研究,在大元帅府工作过的国民政府早期工作人员超过1000人。

大元帅府正在进行一项名为“帅府名人”的长期研究课题。对早期在此工作的1000名民国元老进行一一收集整理,当收集到100件以上展品时就推出一个名人展,目前已经相继推出古应芬、张发奎、居正等人的足迹展。展览也带来一些良性循环,让大元帅府的展览、文物越来越丰富。朱晓秋举例说,在展出孙中山的助手古应芬的文献史料展后,“古应芬先生的儿子古滂先生将300余件套函、电、文稿无偿地交由我们整理展出。”

争论:是重复建设还是保护所需?

昨天上午,中山大学历史教授袁伟时通过新浪微博发出质疑,认为是浪费资源,他说:“报载拟建孙中山纪念馆的功能之一是学术研究。这是对外行的大忽悠!中山大学和广东社科院原来都有孙中山研究所,近年先后偃旗息鼓。经过几代学者努力,孙学资源枯竭,广州却要建新馆争中心,浪费令人痛心!”

袁伟时的微博发出来,引来不少网友争议,有的赞同袁伟时的观点,认为民生更重要。有网友称,“要搞文化建设还不如建图书馆、资助一些学校重建好啦。”

但也有网友支持建设纪念馆,网友“岭南的蜗牛”表示,支持建纪念馆,比万科盖房子好多了。“大元帅府是文物保护单位,原来万科的楼要盖几百米高,可以望江景的,这么好的地段,这么敏感的地段,自然要公益优先。现在好不容易调整了,改为文化建筑,居然大家不理解,我觉得很疑惑?”

针对收回地块建设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的陈列馆一事,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赵立彬认为,孙中山和广州的关系有很深的渊源。“在广州的确有大量和孙中山有关的遗址,这是广州在文化资源上的优势”。

赵立彬表示,大元帅府旁边的地块就是孙中山在广州三次建立政权时的地块之一,在晚期大元帅府才慢慢进行复原。他认为,这对于文化发展建设有意义,文化遗址是很重要,也很珍贵的,“此前由于场地所限,大元帅府的文物陈列都在旧址上,参观人数众多对文物或多或少有所损害。”此次大元帅府在配套建设上有所发展,配套建设一个陈列馆也是保护好文物的一种方式。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