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钦松《吞吐大荒》山水画展将举办
由中国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政协书画室、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联合主办,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东画院、广州美术学院、岭南画派纪念馆、岭南画院、雅昌(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广东美术馆承办的“吞吐大荒——许钦松(微博)山水画展”将于2012年4月17日至4月24日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的许钦松先生,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他青年时代就以黑白木刻《人人都有铁肩膀》崛起于画坛并不断推出佳作和获取奖项,成为名闻遐迩的版画家。同时,数十年来,他不停顿地倾情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并且,他面貌新颖而精神高迈的山水画,显示出了回归自然中对传统的超越,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影响。
20世纪以来的山水画中,既有借古开今派,也有融合中西派,许钦松显然属于后者。在他的山水画中,传统首先是“天地大美”与“浩然正气”,是天人合一的精神,其次是西法的引进及其与传统的结合。这种结合,除去融入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之外,还有几个突出之点,一是点线造型的丘壑融入体面造型的丘壑之中,二是水晕墨章的微妙灵动融入“以刀拟笔”的坚实有力之中,三是以近乎传统的提示性的笔墨图式的树法融入近于西方的有较多真实感的山川的视觉幻象之中。上述的三个特点的形成,都离不开中西艺术观念的交融,中西视觉元素的综合,还有水墨画对版画表现力的借鉴。显然,许钦松善于以中西的融合推动古今的承变。他的实践表明,画种的兼长,中西的交汇,可以打开眼界,有效摆脱成见,有助于在继承传统笔墨的同时,注入时代精神和现代审美经验。他所追求的山水境界,在于洪荒未辟,庄穆苍茫,是宇宙自然的原生态,是没有破坏、没有开发的大朴不琢之美。他的山水画,万水千山,茫茫无际,境象极开阔,视界更宽广,实际上是在传统山水画“三远”与“阔远”之外,推出了新的“广远”。他发扬了宗炳“坐究四荒”“云林森眇”“万趣融其深思”的精神,亦即在广阔无垠的山川中,画家的神思因与宇宙精神相往来而获得自由。这种大化之思与大美之境,可谓遥接早已失落的六朝传统,并赋予了新的时代精神。
许钦松善于以中西的融合推动古今的承变。他的实践表明,画种的兼长,中西的交汇,可以打开眼界,有效摆脱成见,有助于在继承传统笔墨的同时,注入时代精神和现代审美经验。他的山水画,大而不空,有势有质,既有高瞻远瞩的开阔视野,又突出脚踏实地的观感,既讲求大气象、大境界、大笔墨,又不遗余力地把握真切感受和关键细节,从而丰富了“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的艺术表现手段,形成了几个特别值得关注的亮点,那就是风驰电掣的速度感、强烈而微妙的光影感、山体坚实浑厚的实体感和云雾流走飘洒的细润感。
许钦松先生是当今岭南画坛的领军人物,是中国山水画革新的思想者和实践者,他用卓有成就的艺术贡献和组织才能,引领当代美术事业的发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