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卖家企图改变中国新贵收藏品味
中国新贵尽管出手阔绰、财力雄厚,但始终偏爱本土艺术,对毕加索这样的西方艺术代言人反而提不起兴趣
谭薇/编译
中国买家还会出手救市吗?
香港拍卖季将很快为我们揭晓答案。自3月末起,苏富比(微博)(微博)、佳士得等各大拍卖行陆续召开大型艺术品/古董拍卖会。其中尤以苏富比声势最为浩大,不仅推出价值超过2.47亿美元的艺术珍藏,更宣布将于5月中旬在香港开设首家常驻分行。经济低迷之际,来自中国的新贵买家俨然已成为众望所归的“救市主”。
在香港金钟商业区的黄金地段,占地1.5万平方英尺、投资达720万美元的苏富比香港分行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建当中。据苏富比亚洲区首席执行官凯文·程介绍,新楼落成之后,除春秋两季的例行活动之外,公司还将打造更多更高端的拍卖盛典。
此前,苏富比的“老冤家”佳士得拍卖行已然拔得头筹。早在2010年5月,画廊兼拍卖行International PLC便已在香港中环的亚历山德拉酒店22楼举行了盛大的开幕典礼。该画廊曾用于举办大型红酒拍卖会,更多时候则是充当顶级藏品的鉴赏室。只有经过International PLC的严格甄选,艺术品和珠宝才有资格进入纽约、伦敦及日内瓦等地的拍卖大厅。
不仅如此,两大拍卖业巨头最近不约而同地设立了亚洲顾问委员会,以便与亚洲区的高端买家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据报道,澳门赌王何鸿燊之女何超琼已加入苏富比国际顾问委员会,香港供应链巨头威廉·冯(William Fun)和TPG德太投资合伙人马雪征则被佳士得奉为座上宾。
从伦敦到香港直至北京,国际拍卖行在致力于开拓内地市场的同时,也在试图引导中国新贵的品味与习性。后者尽管出手阔绰、财力雄厚,但始终偏爱本土艺术,对毕加索这样的西方艺术代言人反而提不起兴趣。对此,苏富比打算采取“曲线救国”的方案,换言之,通过引荐某些家喻户晓的名字——譬如闻名于世的日本经典艺术家弥生草间、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逐步激发中国买家对西方艺术的兴趣。
“当中国收藏家对西方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包容时,物理及文化边界必然会消弭于无形,西方艺术将获得更多认同与欣赏。”凯文·程表示,苏富比希望成为这一文化变迁的塑造者与参与者。
“人们都说艺术品市场出现过热迹象,泡沫终将破灭。我认为泡沫不会破灭——如果它确实存在的话。”凯文·程认为,对超级富豪来说,顶级艺术品依然是“刚性需求”的一部分。一个有力的证据是,在3月下旬的纽约拍卖会上,佳士得和苏富比不费吹灰之力,便将1.3亿美元收入囊中,总收入超过预期的50%;一只乾隆时代的青瓷花瓶更是拍出了190万美元的天价,超过估价的十倍!
纽约拍卖画廊老板安迪·何亦对市场保持乐观:“生意一直都有得做。谈到中国市场,人们总会幻想碰见内地的超级富豪,每笔交易都能刷新历史纪录。这显然不符合现实,不过,所谓衰退并没有出现。”
在去年的香港春季拍卖会上,佳士得与苏富比狂收9亿美元,同年秋季,成交额下降10%,流拍率亦从半年前的12%上升至27%。不过,与其说这是市场疲软的前兆,倒不如说是因为中国买家正变得越来越挑剔。“他们开始学会精挑细选。”市场研究公司Art Tactic董事总经理安德斯·皮特森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