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朱拓本价格走高

  2011年以来,国内拍卖市场冲高回落,而古籍专场拍卖却是一枝独秀并没有显示出多少颓势,其中朱拓本价格更是芝麻开花节节攀升,拍卖成交率也是普遍高于其他古籍物品。在今年的嘉德拍卖会上,陈介祺旧藏的朱拓本“汉君车马画像”就以估价7倍的价格34.5万元成交。全场的朱拓本拍品,也较2011年初的成交价格有30%以上的大幅度提升。

  拓本有如此大的收藏价值,那拓本是指什么,又有哪些类型呢?首先了解一下拓本的概念,它是指从石碑上直接印刻或拓刻下来的纸张,从唐代之后开始流行于文化阶层。在古籍收藏中,凡是摹拓金石、碑碣、印章之本,都被称为“拓本”。其中用墨色拓印的,称之为“墨拓本”,用朱色拓印的,称之为“朱拓本”。与墨拓本相比,朱拓本一般为初拓本,即第一次从碑文上直接刻印出来的文献,字迹清朗,收藏价值更高,并且其存世品中,孤本、珍本较多。

  朱拓本的价格近年来为什么会持续走高呢?物以稀为贵,随着朝代更替、战争频发,很多名人的碑文都被损毁,反而是拓本留下来了,因此决定了拓本的价值所在。另外,这也成了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献。

  朱拓本的价格高低主要是由它的稀缺性、品相与内容这三个因素决定。碑体损毁的孤本是价值最为高昂的品种,价格在10万元以上。朱拓本的品相若是上乘,价格便可翻倍。拓本的内容对于其价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古籍、史书中难觅其踪的文字而出现在朱拓本上,那么这样的朱拓本就会价值连城甚至堪称国宝。从拍卖行成交记录上来看,图画的朱拓本价格普遍高于文字的价格,若是图文并茂的朱拓本价值便会更高。随着朱拓本价格持续走高,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后世伪造品,并且辨识很难,国内现有的科学技术仍无法准确鉴别古籍的真伪,建立在残碑基础上的拓本就更加难辨真伪。因此,在交易的过程中要掌握一些辨别拓本真伪的知识,可以从古文献、古文字学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加以验证。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