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盆的收藏价值要看手艺
盆栽花木是观赏性的园艺作品,也是高雅趣味和艺术修养的象征。由于盆栽对花卉、树种的选择,以及栽培技术都很有讲究,陈列几案之间,不仅充满着文化气息和生活情趣,更有物外风致。故对于追求各种风雅之事的文人来说,盆栽是不可缺少的室内清供之一。
盆栽以花盆、盆架、花木为三要素。因多作为室内点缀,盆栽所用的花盆都较小,不仅有与花木相配的审美要求,还要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排水性能,以利于花木的生长,紫砂花盆以胎质细腻、造型丰富、透气排水性好的特点,为人所推崇。紫砂盆通常底小口大,有圆形、方形、钟形、六角形、马槽形、腰形等多种造型,可与不同的花木相适配,有赤褐、淡黄、紫红、紫黑等多种色泽。一部分紫砂盆上面有文字图案和款识。巧手匠人以阴刻、阳刻、线刻等技法,在盆上镌刻诗文或花鸟小品,盆底则铭刻作者或作坊的钤印,汇集诗文、书画、印章于一体,字体银钩铁划,书画遒丽秀美,是富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文化产品。
古时文人,室内一年四季的花木清供不同。春日种兰,夏天种夜合或黄萱,秋天种菊,冬天种水仙或美人蕉,如此方才“入格”。由于各种花卉的种植土壤不同,花盆又是陈放于几案之上,不可与泥地接触,避免蚯蚓和蚂蚁从盆底的孔中潜入,啮伤花根,紫砂花盆有排水性和透气性好的优点,也就一展无余。故从清代起,紫砂花盆就取代了之前的瓷盆和陶盆,成为了室内盆栽的主要用器。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的第五十三回:“安排花盆,揩抹桌椅,教琴棋书画。”以紫砂盆栽种花木,作为厅堂书斋的清供,即可增添生活情趣,又能予人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是追求人文风雅的士人用以寄寓个人文化趣味的一种方式。
清代的紫砂工艺有了长足的发展,诞生了一大批的紫砂制作名家,玩赏盆栽也曾盛极一时。到了民国时期,老的紫砂盆就已十分抢手,一盆难求。苏州有名的“周家花园”主人周瘦鹃,曾津津乐道于自己当年在苏州的古董市场上与日本人竞购古紫砂盆的故事。因有着较高的文化含量和观赏性,紫砂盆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很早就有了浓厚的文玩韵味。
近年随着紫砂文化的兴起,大量现代制作的紫砂盆问世,造型也不断出新,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大。但因其普遍,除了实用性,并没有太大的收藏价值。收藏紫砂盆主要还看时代,其次是否为名家之作,最后看款式和纹饰,其价值与盆上的人工匠意息息相关。若为泥料细腻、器形玲珑、匠心独具的传世紫砂盆,则更具投资价值。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