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在汉曾有一支“娘子军”

1926年,国共合作时期,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在武昌两湖书院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军校女生队也同时开始向外招生。200余名女生从全国各地来到武昌,她们剪掉长发,着上军装,像男人一样参加训练,改写了中国女人从军的历史。

“在当时,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实际上是由共产党主导的,而一提起黄埔军校,传统的都认为那是国民党的力量,国共两党都不怎么提这段历史,所以甚少为人所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民国史研究所所长袁继成,昨日在武汉市图书馆向武汉市民介绍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这段历史是武汉特有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好好地进行总结宣传”。

据了解,袁继成目前正在撰写一本关于这段历史的书籍,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创建的这段历史;其二是第一个军校女生队里这些女兵的传记,其中包括谢冰莹、胡兰畦、胡筠等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富有传奇色彩的女性;其三是大事记。

目前他已完成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历史和28位女兵传记的撰写,达到10万余字,预计总字数会达到十几万字。

1926年,“到武汉去”成为时代号召

1926年,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军光复武汉,计划在武汉开办一个政治训练班,校址定在位于武昌文昌门、平湖门之间的两湖书院旧址,确定将黄埔第五期政治科学员移往武昌就读,同时面向全国招收新生。

1926年11月,全国各大报刊登了黄埔军校政治科向全国招生的消息,男女不限,一时间,“到武汉去”成为时代号召。“由于报考的学生太过优秀,最终录取人数远超预计的500人,共录取男生986人,女生195人,成为黄埔六期的正式学员”。

1927年2月蒋介石委派邓演达为校长,“当时共产党人恽代英任政治总教官,实际管理武汉分校的日常工作,后来又取消了军校校长制,由谭曙卿、邓演达、恽代英三人组成校务委员会,管理校务,此时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实际上已由共产党人的思想所主导”,袁继成表示。

1927年2月12日,宋庆龄、孙科、吴玉章、董必武等出席开学典礼,几千名学生意气风发,革命热情涌动着武昌城。袁继成介绍,1927年1月19日政治训练班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武汉分校,1927年3月22日,由于国民政府迁都武汉,武汉分校又更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

1927年7月20日,由于政治原因,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历史告一段落。

世界上第一个军校女生队在武昌成立

“当兵历来只是男人的事情,女子虽也有出征之时,但或是代夫出征如穆桂英,或是代父出征如花木兰,女人从来都是深养于闺阁之中”,袁继成介绍,随着女性解放思潮涌来,女兵思想也开始兴起。

其先驱即是由中国共产党人主办的《中国军人》杂志,实际领导人是周恩来。“1925年发表了一篇名为《军人与妇女》的文章,提倡‘天下兴亡,不仅匹夫有责,匹妇也有责,一时间,女人参军在社会引起来广泛讨论,众多女性被这种思想吸引要求参军”。

1926年11月底,武汉国民政府决定,在开办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同时,招收女生入学,正式入学的女生183人,后扩大为213人。这是黄埔军校史上首批女生。

“黄埔军校以往只招收男生,不招收女生,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破天荒地招收了女生”,袁继成表示,这批青年女生,怀着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目的,脱去罗裙,走出闺阁,剪掉长发,换上戎装,背枪当兵,接受新式思想的洗礼,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军校女生队。

日后,这些女性历经了各种人生道路,生活轨迹自此改变。其中的许多人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谢冰莹、胡兰畦、胡筠等都在其中,“胡兰畦可说是其中人生经历最丰富坎坷的一位”。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