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遗骸将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保护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2年3月31日,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世界上最大的“泰坦尼克”主题博物馆--贝尔法斯特泰坦尼克中心正式落成,并向游人开放。今年是“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

  据联合国网站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4月5日发表新闻公报宣布,为了使100年前沉入海底“泰坦尼克号”沉船遗址免遭破坏和掠夺,该组织决定,从即日起,“泰坦尼克号”船的残骸将受到教科文组织《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的保护,任何毁坏、掠夺、贩卖及散播“泰坦尼克”沉船地点打捞出的遗物的行为均属非法。

  据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指出,“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它与其它需要得到保护的沉船遗址一样,都是具有科学和历史价值的考古遗址,它们承载着人类的悲剧记忆,理应得到尊重。博科娃呼吁潜水人员不要把设备及纪念性牌匾倾倒在“泰坦尼克”沉船遗址处。

  1912年4月14日,“泰坦尼克号”游轮撞上冰山后沉没,其残骸沉入纽芬兰海岸线外4000米深的海底。由于出事地点是国际海域,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声称拥有此处遗址。由于《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只适用于沉没百年以上的遗骸,“泰坦尼克号”在此之前并不在《公约》的管辖范围之内。

  2001年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旨在确保水下沉船、遗址、装饰性洞穴及其他文化遗址得到更好的保护,为缔约国提供了相互合作的机制,以阻止非科学性的、不道德的勘探行为。该《公约》于2009年1月2日生效,目前有41个缔约国。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