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雷锋精神融入文物工作之中

   一转眼间,离开雷锋的日子已经半个世纪了。一个二十二岁年轻的生命,用他短暂一生的践行,在我们的心中树立起一块为人民服务的丰碑,五十年来从未磨灭,它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这就是雷锋精神!
   
  雷锋一心向着党,他把党比作母亲,把自己的生命看成是属于党和人民的,无论遇到怎样艰难复杂的情况,都“坚决听党的话,一辈子跟党走”“为了党,愿洒尽鲜血,永不变心”。“对党、对人民要忠诚坦白,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这是雷锋给我们留下的名言,这种强烈的阶级情感,正是雷锋精神的精髓。
   
  雷锋是一个实干家,是一个勇于探索的创造者,他总是把目标与信念落实到本职岗位上,说到做到,表里如一;他坚持理想与现实相一致,决心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甘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他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对自己政治上要求严格,自觉经受思想锻炼,逐步成长为一名具有高度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修养的革命战士。 
  
  雷锋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在他看来,“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正像细胞和人的整个身体关系一样。当人的身体受到损害的时候,身上的细胞不可避免也要受到损害。同样的,我们每个人的幸福也依赖于祖国的繁荣,如果损害了祖国的利益,我们每个人就得不到幸福”。正因为如此,雷锋时时处处都以党、人民和祖国的利益为重,把帮助别人看做是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人生最光彩夺目的是,他正确地解决了为谁活着,怎样做人的问题。他把“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作为自己的信条,“时刻准备着为党和阶级的最高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直至生命”。在这样的人生观指导下,雷锋始终保持着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勇往直前的革命干劲,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用生命践行了为共产主义事业毕生奉献的誓言。   
   
  雷锋精神,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有其历史的客观必然,从思想层面来看,雷锋精神既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对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它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升华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雷锋同志的价值观和信仰不是挂在口头上随处演说,而是他记在日记中的一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只要摆正了人生的目标,生命必能迸发出灿烂的光芒。我们文博战线上的同志们,不论是老一辈的文物考古、博物馆工作者,还是博物馆、考古所、文物管理所里的年青一代,还有越来越多的文物保护志愿工作者,他们当中雷锋式的人物不乏其人,他们真实感人的故事每每回响在我们耳边,例如,敦煌守护人中的典型代表樊锦诗。
   
  把雷锋精神融入文物工作之中是时代的呼唤,是在文博行业激发我们思想情操建设热情,匡正行为道德失范,矫正学术诚信缺失,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倡导行业文明新风的需要。
   
  我们呼吁全国文物、博物馆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展现文博行业良好风貌。在此基础上,凝练出导向明晰、立志有为、表述精确、昂扬向上的文博行业精神表述语,形成全行业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从而以最好的精神面貌去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中国文物报 元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