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刨出废弃炸弹 初步判断是抗战时期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炸弹表面已经锈迹斑斑

3月28日下午2点左右,位于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富华路上的某施工地东侧,一辆正在作业的挖掘机突然发出异样的“咔锵”声——铲斗下,一枚长约六七十厘米、布满泥土的纺锤体金属物滚到人们眼前。仔细观察,是战争电视片里常看到的炸弹,这立刻引起了工人们的恐慌。

“纺锤体”原是航空炸弹

这个“纺锤体”到底有没有危险?围观人群立刻散开,也有人连忙拨打110报警。工人小柴回忆起第一眼看到“纺锤体”的情形:“表面已经锈了,上面还带着些泥巴,摸摸有些潮气,谁知道会不会有危险呢?”随后赶到的民警初步判断这是一枚抗日战争时遗留的炸弹。

昨天,记者看到这枚炸弹:形似鱼雷,带有尾翼,外壳陈旧,腐蚀情况也比较严重,很难判断到底是什么炸弹。民警告诉记者,这枚炸弹长约60-70厘米,直径10厘米多,大约5公斤重,“从形状分析,这很有可能是一枚航空炸弹。”不过,虽是炸弹,它目前属于稳定性炸弹,不会爆炸。”

碰到疑似炸弹尽快报警

施工人员说,发现炸弹的地方是地基,“地基里的土都是运输车辆从郭巷等地运来的,炸弹就夹杂在碎石里,我们用挖掘机平整碎石时才发现它。”

派出所民警表示,目前此枚炸弹已被警方带走,做进一步调查。“苏州有专门存放废旧炮弹、炸弹的仓库,省公安厅也会定期安排专人到苏州将这些废旧炮弹、炸弹销毁。” 警方提醒市民,废旧炸弹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发现疑似炸弹的物体切忌动手移动,应立即与警方联系。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