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与玉天井

玉天井位于鹤峰县燕子乡政府以西一公里的地方。这里居住着数十户人家,一栋栋三层木结构楼房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大堂屋、二堂屋前是宽敞的晒坝,全由四四方方的石板铺成,平坦光滑,整齐有序。晒坝下是一条100多米长、3米多高的城墙,天井就建在城墙之上。城墙外是一道凸起的山岭,山岭上的桂花树、紫荆树、银杏树和水红树呈波浪形点缀其间,随着季节变换,展现着不同的美丽。

这座古老的山寨,蕴藏着源远流长的土家文化和层出不穷的传奇故事。

清朝光绪年间,这里就有“三个顶子玉天井”和“九代十三贡”的说法。清朝末年,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向玉庭、向彤庭兄弟赴宜昌府应考,考官问他们二人来自何方?向彤庭回答说从鹤峰州经长阳而来。考官故意刁难,问他:“长阳有多长?”向彤庭接过话头:“学生走得忙,长度未曾量,前头渐渐短,后头渐渐长。”考官惊诧不已,很是佩服,二人都考取了贡元。兄弟应考的典故至今还在宜昌、长阳一带广为流传。向玉庭、向彤庭学识渊博,重视教育事业,经常给学堂捐款捐物,当时的县长对兄弟二人的义捐善举很重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鹤峰县志》上都有记载。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玉天井在湘鄂川黔边区很有影响,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有关玉天井山寨的土家儿女跟随贺龙闹革命的故事。玉天井山寨曾是湘鄂边军医院所在地,是一处重要的革命遗址。1931年3月,鹤峰中国少年先锋队总队成立,向丕尤任总队政委、罗海青任总队军事委员、向丕作任县游击大队大队长兼三区游击队支队长。他们跟随贺龙打土豪分田地,为建立苏维埃政府做出过重大贡献。

1929年至1931年间,贺龙率红四军经常出入燕子坪,在玉天井设立湘鄂边军医院和军用物资转运站。已故的向丕洲老人曾经回忆,他曾多次接受贺龙指示,带领群众将玉天井的武器弹药、煤油、食品秘密转运到溪坪的张家巷子、石龙洞、猫子湾,在猫子湾挑选最可靠的人再转移到屏山。医院病房设置在沿途的官屋场、团防上、金银坑、新铺、新行、高岩脚、升子岭等地。玉天井属医院总部,伤病员最多时达250多人。

1931年,医院何院长的爱人因抢救伤员积劳成疾,以身殉职,就安埋在玉天井东城墙角不远处。

中国红军第六军四十七团二营三排排长黄春华就是在军医院牺牲的,烈士的忠骨安埋在离玉天井不远的马家岩廊,并立有烈士墓碑。那是1931年春,段德昌率红六军经过燕子坪时,与敌人遭遇,展开激烈战斗,红六军四十七团二营三排长带领红军战士奋力抵抗,身负重伤,血流如注,在担架上还坚持指挥战斗,战士深受鼓舞,奋力拼杀,一举将敌全歼。战斗胜利了,但因当时医疗设备简陋无法手术,排长终因感染而牺牲。碑上记载了黄春华烈士牺牲的经过,从纪念碑的落款可以看出,当时部队组织机构非常健全,军医院设有负伤战士委员会,并设有执委、常委。这块纪念碑,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段德昌在燕子峥嵘岁月的真实记载。

贺龙在玉天井设立湘鄂边军医院总部和物资转运站,以此为后方,多次率红四军和县区游击队攻打五峰反革命团防彭西祖,彭西祖对贺龙及游击队恨得咬牙切齿,扬言要报复,扫平玉天井。

1931年4月,彭西祖趁贺龙率红四军转战之际,泼煤油将玉天井焚毁。当时,玉天井一片火海,燃烧七天七夜,文物古董、家谱族书、史志资料等均化为灰烬,仅存朝门和朝门上宜昌府所授向玉庭、向彤庭的贡元匾以及屋后红军医院舂药的两个碓盔和一口用大石头打成的水缸,遍地砖头瓦砾。山寨人民携儿带女,无家可归,一片凄凉景象。之后,湘鄂边军医院转移到屏山。玉天井被国民党军队焚毁后,贺龙曾数次看望玉天井的受灾群众,鼓励他们振作精神,重建家园。尽管玉天井遭此大难,但英勇顽强的燕子人民同国民党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1933年3月,县游击大队队长姚伯超在燕子坪跟以彭西祖为首的五峰反动团防作战中,在玉天井的向阳台不幸身负重伤,被安排在东乡坪秘密治疗,5月,在东乡坪反围剿中壮烈牺牲。全国解放前夕,任江南游击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的张才千,率部队在鹿儿庄将湘鄂边苏区无恶不作的反革命武装势力彭西祖团防彻底歼灭。

今天看到的玉天井,是1937年按照古寨子的格局重建的,三层木结构的楼房,大堂屋、二堂屋和天井连为一体,具有土家建筑特色的栏杆上,花草鸟兽各异,雕龙刻凤,栩栩如生。破“四旧”时,玉天井的古建筑也遭到严重破坏,宜昌府授给向彤庭、向玉庭的贡元匾,贺龙离开军医院时的上马蹬,军医院用过的手术刀、听诊器及取子弹用的专用镊子等都被销毁。贺龙曾骑过的马鞍、军医院曾经碾过药的碾槽,以及给伤员煨饭的铜罐等珍贵文物,都珍藏在玉天井村民的家中。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燕子称为三区,贺龙在玉天井建立湘鄂边军医院,在离玉天井不远的学堂堡秘密成立湘鄂边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三区是湘鄂边土地革命最出色的地区之一。据史料记载,鹤峰全县七乡两镇红军失散人员915人,燕子乡就占127人,已知姓名的革命烈士就有100多人,在军医院牺牲的伤病员无法统计。燕子三区“唐氏三英”、“洪家四雄”都是全家为革命献身,还有巴、建、鹤边防司令员曾贤文、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谢文甫、县游击大队大队长姚伯超、党的地下工作者朱西元、三区妇女委员朱桂香等。

玉天井军医院为红四军和红六军的发展壮大做出了贡献,土家儿女永远不会忘记国难家恨,更忘不了贺龙元帅为创建湘鄂边苏区付出的艰辛。贺龙元帅虽被“四人帮”迫害致死,1974年9月和1982年10月中共中央两次为元帅平反昭,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在鹤峰老苏区的丰功伟绩,他的音容笑貌与世长存。

为缅怀革命先烈,鹤峰县、燕子乡拟在军医院旧址附近建立燕子乡革命烈士陵园,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玉天井这片红色土地上的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正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高奏凯歌。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