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拍品难征 春拍铁定缩量
本报记者 路晓丹 北京报道
近日,苏富比(微博)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内地春拍预展。由于时间早、体量大,苏富比一向被作为“艺术品市场的风向标”来参考。而从今年苏富比预展情况看,2012年春拍的上拍数量和估价金额相较2011年双双回落。
据了解,去年4月,苏富比春拍上拍3600件拍品,总估价逾24亿港元,最终成拍金额达34.9亿港元。一年后,今年苏富比上拍拍品数量仅为2900余件,总估价约18亿港元。春拍延续去年秋拍市场的冷静,缩量已成定局。
而记者发现,随着市场投资类“玩家”的淡出,收藏类“藏家”开始回归市场“捡漏”,而收藏价值较高、价格刚性较强的书画板块依然是最受关注的领域。
拍品征集难度猛增
春拍大幕将启,但市场隐隐透露着去年秋拍的寒意;各大拍行面临的首要难题就是——拍品征集的角逐。
“今年的征集尤为艰难,去年秋拍市场调整,流拍率和成交价很多没有达到藏家的预期,所以他们现在都不愿意把好东西拿出来拍,觉得拍价达不到预期还不如不拍,而且很多藏家是在前期牛市中买入藏品的,成本很高,起拍价定高了怕没人拍,起拍价定低了又怕亏本,就更加不愿意上拍了。”某国内拍卖行市场部人士对记者表示。
扩展海外市场,成了很多拍卖行选择的求生之路。保利早早开始了针对海外华人收藏推出全球16国(地区)征集计划;匡时今年除坚持重视海外的策略外,特别加大了在北美地区的征集,继1月在北美开展大规模征集活动后,3月二次赴美开展征集活动。此外,华艺、朵云轩、荣宝斋(微博)等拍行也开始挥师海外,加入了海外拍品争夺战。
不过,虽然国内拍行拼命“抢货”,但是近年春拍市场缩量的态势已经成为定局。苏富比的上拍数量由3600件缩至2900余件。北京保利执行董事赵旭日前也对媒体表示:2012年春拍保利会大幅度缩量,大约在40%左右;不过所选择的作品会很精,拍卖会也会比较轻松。匡时拍卖相关人士同样表示:“2012年春拍整个市场上拍量下降已经可以预期,这个时候提升拍品品质是最重要的。”
精品价格回归受关注
不过,随着市场调整,一个新的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市场买方结构再次发生变化。
书画理财专家叶辉告诉记者:“前期牛市时,市场投资型买家居多,价格被炒得很贵。去年秋拍市场发生调整后,我感觉投资型买家已经陆续淡出市场,收藏型买家又有掉头杀回的趋势,好的东西价格合适肯定还是会有人买。”
他进一步指出:“精品永远是稀缺的。而书画精品整体价格刚性较强,受市场影响较小,目前最受市场关注。不过今年春拍精品的起拍价格可能会比较高。”
从各大拍卖行的春拍筹备状况看,书画依然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个领域,各类专场云集,以吸引市场人气。
据了解,匡时将在今年春拍推出“故国情怀——明遗民书画作品专场”,其中一套《种菜诗唱和诗册》可谓个中重器。以吴之振家族为主线,以几条文脉串起吴之振、吕留良、黄宗羲等思想鸿儒的书法手迹,且最早在康熙年间就有各自的刻本保存下来,对于书法史、诗歌史、地方史都具有重大意义。
保利今年北美征集也在书画方面大有斩获,征到徐悲鸿《七喜图》、张大千《竹溪高士》、齐白石的《菊花》、《虾》、《葫芦》等佳作,古画方面征得的文徵明的《吴门十二景》也殊为难得。此外, “老油画”专场也将现身在2012年保利春拍,其中不乏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颜文粱、吴大羽、潘玉良、关良、丁衍庸、赵无极等大师精品。
华辰拍卖今年同样将书画作为重头戏,将在春拍推出“百年启功——纪念启功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专场拍卖会暨启功文物特展”以及“二十世纪书法十大家专场拍卖”等特别专场。
荣宝斋拍卖也表示:2012年春拍,书画类拍品除将继续保留古代、近现代名家大师的精品佳作之外,还将特别侧重推出海派名家精品。
TIPS
保利:西洋座钟专场
据了解,今年春拍保利珠宝钟表尚品部将推出西洋座钟专场拍卖,推出一大批由海外古董座钟收藏家族珍藏百年以上的殿堂级西洋钟表。其中包括法国18世纪宝玑(Breguet)机芯铜鎏金大自鸣座钟、法国 19世纪路易十四风格铜鎏金大理石座钟、英国19世纪精雕黑檀木大自鸣座钟等传世精品。
匡时:明遗民书画作品专场
2012年春拍,匡时着力打造“故国情怀——明遗民书画作品专场”。明遗民书画带有清初期朝代更迭和社会动荡带来的独特的思想审美,在书画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次专场推出的重要拍品包括吴之振、黄宗羲、吕留良等27人的行书《种菜诗唱和诗册》,陈廷敬、王士祯、梁清标等28人——《赠行诗》、禹之鼎《橙斋先生像》(局部)等佳作。
苏富比:“玫茵堂珍藏”御瓷专场
苏富比今春拍卖在瓷器方面做足了功夫。“玫茵堂珍藏”专场里的上拍明星包括明永乐青花“荔枝绶鸟”图大盘和明宣德青花暗花“海水云龙”图高足盌 “大明宣德年制”款等精品。此外,还特别举办天青宝色——日本珍藏北宋汝瓷专场,以捧出一件重器——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目前估价为6000万-8000万港元。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