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奥秘的通道:微控

  展览微控——艺术奥秘的通道

  策展人:王春辰

  艺术家:宫鹏飞,金垠亨,李洪波,卢明, 刘力宁,谢莉斯,岩崎贵宏 

  时间2012-03-18 至 2012-05-05

  地点莼萃画廊

  如果有艺术,艺术是从思维的细微之处入手;如果有创作,创作是从心灵的细微体验开始;如果我们想感知艺术,如果不从眼观、心悟、体验走进艺术,那么,这些被叫做“艺术”的东西存在吗?显然,答案是:否。

  微控是现代科技概念,指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从最基本单元和功能上运算机械、电子元件、数字逻辑的运动过程和系统,是通过对最小单元的控制、管理、运行而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控制和管理。我们的生活里,没有一个方面不从微控开始,从交通管制到车辆行驶、从电脑到冰箱、从电子锁到网络游戏等等;再转喻到社会层面,大到国家结构、政治安排,小到家庭日常起居,没有不从微控开始。对于我们的肉身而言,它的生命力存在就是体现在微控的每一个循环里、细胞里、基因里。也许,因为微控的控字的隐喻太强大,它指向了各种社会的控制,特别是微博出现后,有“微博控”一说,它说明了一种新的生活习惯:一起床就上微博,在之后的一天时间里又有无数次上微薄的无意识行为,好像离开了微博就失魂落魄似的。这就是“控”的诱惑,正因为这样的“控”的普遍,2011年最流行十大词汇之一,竟然有“控”。但这个“控”是超出了日常的、正常的控,而变为一种病态和一种政治,成为社会各种力量面对与应对的一个现实:被控与他控。“控”一跃而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我们再转向今天的艺术,它受到的辩难,无以胜数,原因在于:社会杂多变化,史无前例,艺术因此而更加斑驳陆离、不一而足,而且艺术受制于各种力量的角力而不能自由。但是,我们这里强调的“微控”,恰恰是要打破“控”的政治隐喻,充分意识到“控”的普遍存在和险峻,只有打破他控,才能走向自我成长与自控的自由境地。只有自控的微控,才是个体心性、个体意志、个体价值存在的前提,也可以说,是成就一种有作为的艺术的奥秘。控,对于艺术,是我不控人,也拒绝被控,它只从个体的立场出发,观察世界、扫描世界、揭示世界、与世界进行心灵的际会。这样的微控,是让艺术变成思想的一种方法论——个体存在,即是艺术存在;个体是价值,只有作为肉身的个体以思维之力驱动自己前进时,才证明了独立的价值和独立的美丽。微控在艺术上,是自我对自我的自控,潜入心灵的无限空间里遨游,而不是他控,被折磨地无以自立,困惑、困扰不堪。只要有艺术的自我微控,才有拒绝他者的意识形态暴力侵害的可能。

  当“控”流行,说明这个时代迈入了控时代,但我们需要的都不是他控,而是自为自由的自我微控,这于艺术,是它存在的不二法门。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