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萧氏宗亲四美堂前的石旗杆调查
南靖县金山镇霞涌村山麓中有座堂庙式建筑,名叫“四美堂”,是萧氏后代供奉涌山派始祖萧孟容而兴建的,已有300多年历史。每年正月初三,霞涌村的萧氏后裔都要来这里祭祀祖先,追溯祖德。
四美堂坐北朝南,为一进式单堂形制建筑。因所在山岗四周略为翘高,中间稍凹,形似圆盘,而四美堂居于正中,犹如盘中之珠。“四外青山千古秀,美里绿水万年长”,四美堂由此得名。特别的是,四美堂前树有一根石旗杆,这是2008年萧万长当选台湾地区副领导人后,当地萧氏宗亲征得其同意后所立;而他在担任台“行政院长”时亲笔题写的匾额“祖德福荫”,也高悬于堂内。对于这位在岛内鼎鼎大名的南靖萧氏涌山派第十七代孙,宗亲们给出相当高规格的“礼遇”。
漳州南靖萧氏开基祖分为三派:涌山派、书山派、斗山派。据涌山派族谱记载,清康熙年间,涌山派始祖萧孟容十三代孙官迁至台湾嘉义,其后人在岛内繁衍至今。《唐山过台湾》书载:涌山派后裔在台兴建两座宗祠,即南投镇仁美里的南兴祠和嘉义市北社区的孟容公祠,两地与霞涌村萧氏所奉始祖均为孟容公。
目前,在台萧姓宗亲约16万人,聚居最多的地方是彰化县田中镇和社头乡。台湾萧氏宗祠多为清代所建,以红砖和圆木为建筑材料,雕龙琢凤,着色考究,总体上继承了闽南建筑的风格。并且,祠联在这些宗祠中地位尊崇,可见于祠堂正门、正厅、廊檐、过水门、神龛等石柱上。“斗宿映三台自西汉左命以还卿相蝉联传八叶,山灵开百越由南靖分支而后科名鹊起卜重光。”台南斗山祠的一幅祠联,直接勾勒出了宗族从南靖迁往台湾的历史,此联也成为两岸萧氏一家的佐证之一。
2006年,时任海峡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的萧万长,到厦门参访时与涌山四美堂宗亲团聚。霞涌村党支部书记萧旺回忆,萧万长说自己很小的时候,爷爷就告诉他,“咱们是大陆南靖涌山人,你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回家祭祖,为家乡做善事。”当时,萧万长还对乡亲们表示,希望为促进两岸和平共处,早日实现两岸“三通”,尽个人绵薄之力。此外,他一定会回涌山走走看看,与宗亲团聚,共谋家乡发展之策。2007年,萧万长给南靖萧氏宗亲会发信函称,次年有望回乡祭祖。后来,他因被征召为台湾地区副领导人候选人,而无法如愿返乡。
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不断发展,台湾萧氏宗亲组团来当地寻根谒祖的人数逐年增加。今年,萧万长卸任台湾地区副领导人后,南靖宗亲立刻向他发出了邀请,希望他能返乡完成这趟期待多年的行程,顺道看一看宗亲为他树起的石旗杆。宗亲们表示,这是客家人的习俗,族中有人功成名就或对家乡作出重要贡献,就在祠堂前树石旗杆以流芳铭念;这也是客家人教育子孙、激励后代的一种方式。萧万长任台湾地区副领导人期间,两岸签订了ECFA、实现陆客赴台游等,两岸关系积极向前推进,“这当然也是四美堂最大的荣耀”。(记者 陈梦婕 通讯员 林顺来)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