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玉器消费者难鉴别

  据广东消费网消息,临近“3·15”,广东省珠宝玉石及贵金属检测中心的珠宝鉴定专家也亲至广东省“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现场咨询活动现场,为广大消费者免费鉴宝,传授珠宝鉴定经验。

  据省质量监督珠宝贵金属产品经验站的鉴定专家介绍,近年来,喜欢购买收藏珠宝玉器的消费者越来越多,更多的消费者愿意经旅游在宝石原产地购买珠宝玉器,但因为消费者的不懂识别,屡屡发生A货变赝品的消费纠纷。对此,鉴定专家指出,珠宝鉴定比较复杂,不好掌握,普通消费者在购买珠宝玉器时最好认准其由专业检测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

  另外,专家还提醒消费者,染色、浸色、局色和充填着色处理的翡翠玉的色泽往往集中分布在裂隙、晶隙中,在透射光暗场环境呈丝状分布极易观察;镀膜翡翠玉一般在无色翡翠玉外部用绿色透明胶质薄膜外镀,市场上也叫穿衣翡翠玉,刚做好的镀膜翡翠玉色泽均匀,表面光洁,有一定的欺骗性。但在放大后表面无翡翠玉的特征,呈蜡状光泽,有时可见胶膜与翡翠玉之间未粘合的部位。镀膜翡翠玉随着时间渐长,呈片状脱落,表面划痕累累,光泽暗淡。然而,当前造假者的手段愈加高明,仅凭肉眼和经验分辨出翡翠产品的优劣仍属不易。

  因此,选购翡翠类珠宝商品要尽量到口碑良好,正规的大型商场和珠宝专营店,这样可有效减轻消费纠纷的发生概率。另外,最好选择本地商场,购买较贵重的珠宝玉石,方便维权。交易时切记索取权威机构出具的珠宝鉴定证书,并请商家开具发票,可有效提高消费纠纷的成功维权率。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