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今后5年将建100所博物馆

  本报记者 赵晓林

  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山东地区分会会长陈玉泉最近很兴奋,因为他兴建一座古代瓷片博物馆的愿望可能很快就能实现了。他的兴奋来自于济南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后五年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任务”一节中的“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部分有这么一句话:“采取市场化办法,动员社会力量建设100所不同门类、各具特色的博物馆。”

  陈玉泉收藏有几万片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各个窑口的陶片、瓷片,所以他一直有个想法,就是兴建一座中国古代瓷片博物馆,把这些瓷片按年代分门别类展示出来,让人们对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 陶瓷,有更为详细和直观的了解。

  但由于兴建博物馆的相关政策、博物馆实体建筑、资金、维护等多方面问题,这个想法一直无法实现。现在机会出现了,陈玉泉盼望着有关部门在博物馆场地、建设、税收及其他手续等具体问题方面能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以使他的梦能早日“照进现实”。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市“两会”期间,市政府主要领导人还曾在两个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提到过“建设100座博物馆”的目标,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今年将争取先建设20座。这无疑是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这对于济南的文化建设,对于深化济南的文化内涵,尤其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巨大的平台。

  据悉,作为博物馆建设的主管单位,济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已经对济南市现有的博物馆及类博物馆(具有博物馆性质或类似博物馆)的展览馆、纪念馆等进行过摸底,掌握了20多条信息,像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山东省邮电博物馆、山东省史志博物馆、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宏济堂博物馆等,多所大学内也建有专题博物馆,藏品价值都非常高。但是这些博物馆只是“花开在墙内”,外人无法知晓。

  5年建设100座各类博物馆,虽然没有直接提出一个明确的概念,但记者认为这应该就是要将济南打造成为一个“博物馆城”。而“博物馆城”的概念在2004年左右就有城市提出来了,目前昆明、西安、上海、南通、北戴河、武汉、扬州、东莞、成都、常熟、青岛、曲阜等地已经展开了工作,这些地方也明确提出在3年或5年内建设30座到100座新博物馆的目标,其中西安、昆明等已基本实现了目标。

  济南现有博物馆和类博物馆约80座,除了国有博物馆或类博物馆,其他基本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不对社会开放

  记者在3年前就开始关注这些地方的做法,几年来一直在对济南市现有的博物馆及类博物馆进行摸底调查,可能与有关方面定义的范围不一样的缘故,记者掌握的济南市目前的博物馆或类博物馆数量大约应该是近80座,而不是20余座,他们可分为5大类,另外还有正在兴建和筹建的11处。

  据统计,济南市目前符合狭义博物馆定义的专题博物馆和内部博物馆有20余座,记者大都进行了实地采访,发现这些博物馆普遍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3月5日,记者来到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度量衡展厅,这里被内部人员称为“计量博物馆”。工作人员专门为记者打开了位于办公楼内的“计量博物馆”的门,没想到里面的展品让记者大为惊讶,因为300余件度量衡文物丰富而珍贵,还有很多国有综合性博物馆所没有的罕见的古代文物。像唐朝的镏金花卉银尺、西晋象牙尺、魏晋玉石权、明朝文字纹瓷权,以及清代及民国时期的各种度量衡器具,各式各样,绝大多数都是平日难以见到的稀罕玩意,让人大开眼界。虽然叫展厅,但这里完全可以说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专题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山东省目前唯一的一个度量衡展厅,在我国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也是首屈一指。

  工作人员说,这个展厅是省计量院内部的一个部门,所以只接待本系统内的有关人员,外界一般很少能进来参观。记者非常感叹,这么好的博物馆,里面有这么珍贵、少见的展品,却不为外人所知,不能为社会充分利用,真是太可惜了。其后几天采访齐鲁钱币博物馆、山东地矿科技馆、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山东省邮电博物馆、济南医学博物馆、济南孝文化博物馆等专题博物馆时,记者只能一次次发出这种感叹。

  兴建民办或私立博物馆,除了藏品、场馆建设费用外,开放后的维护费用是很多民间博物馆难以承担的;如何取得正规执照,开馆后是否收费,收费的标准是什么,政府有没有优惠政策等一系列问题也都亟待解决

  山东博物馆馆长鲁文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济南要在5年内兴建100座博物馆的规划非常好,具有大气魄,也符合目前文化大发展的思路。现在列入国家文化系统的博物馆是国有单位,在“计划”内,所以在建设、展示、维护等方面还不是很担忧。一座博物馆所需资金主要用在两方面,一是建设,二是维护。建设中除了场馆本身外,藏品、展品的征集也需要较大投资。维护是第二块,只要开门,就会产生费用,人员、水、电、设施维护等,都需要费用,这是很多民间博物馆难以承担的一块。所以,很多行业、企业或学校内部的博物馆不对外开放,除了因担心参观者对办公造成影响外,最主要的原因就在维护方面。政府如想做这个事,就必须解决如何保证这些博物馆的基本维持费用问题,这还不包括新建博物馆的资金、占地等问题。

  由于记者与民间收藏界打交道比较多,所以对收藏界有所了解,目前有很多收藏爱好者都有兴建私人博物馆的想法,但就是苦于资金、建设、政策等原因而无法实现。

  聚雅斋美术馆馆长徐国卫收藏有大量近现代名人信札、书稿、画稿、著作版本等珍贵文献资料,他对记者表示,他也有兴建个人博物馆的想法,但现在不知道政府对私立博物馆到底有什么政策和措施。因为兴建一座博物馆不是一个小工程,除了藏品和场馆建设、维护费用外,还有就是如何来申办,才能取得正规的执照,开馆后是否收费,收费的标准是什么,政府有没有优惠政策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困扰具体实施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目前社会兴建的博物馆有两种性质,一种是经过省一级文物局审核、注册的,这类博物馆不管是行业的,还是民办的、私立的,都要受省文物局的监管,每年要保证一定的开放时间,要有长期的展览。还有一类是不在省文物局审核、注册的,可以自行经营。但第二类博物馆虽然较自由,但也很难受到政府政策的扶持,完全需要靠自身来维持。

  对于一个行业或一个企业来说,可能建设与维护费用也不是很难的问题,可以依靠行业或企业的经营利润来维持博物馆的运行。但私立博物馆,可能就只能依靠个人力量来维持了,但从全国其他地方的类似事例中不难看出,私立博物馆的现状都不是很好。

  民办和私立博物馆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正是这种身份使其如何得到政府的扶持成为难题;博物馆建设最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在法律的框架下,多元化经营才能使私立博物馆存活

  新中国首个民办博物馆——— 观复博物馆(微博)的创办人、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在这方面最有发言权。记者曾到北京的观复博物馆参观过,其位置非常偏远,环境也不是很好,但每天都有人专程前去参观。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马未都的个人魅力,其次就是观复博物馆品牌价值因素。

  马未都告诉记者,目前全国的博物馆,不管是国有的、企业的、民营的,还是私立的,没有赚钱的,观复博物馆算做得不错的,目前也只是收支平衡。而且,这种平衡,马未都的个人影响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说:“我们馆的收支平衡,是通过我30年特殊的收藏经历,日积月累创造出的我在收藏界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实现的,应该说其他地方和其他人很难复制。做博物馆很不容易,只凭个人力量其实很不现实。但如果用国家补贴,受政府监管,又不能完全保证博物馆的自主运营和品质,这是个两难问题。不管是国有博物馆还是私立博物馆都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我觉得资金在紧张状态下才能物尽其用,资金越松越容易浪费。观复博物馆这么多年走下来,遭遇过很多挫折困难,而支撑我一路坚持下来的,就是对博物馆事业的热爱。博物馆建设最需要的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这是核心,只要这个有保证,很多事还是能解决的。其次是培养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目前政府正在逐渐完善针对民办博物馆的政策及法律法规,我也参与了制定工作,这些条例一经出台必将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规范及促进的作用。在法律的框架下,多元化经营才能使私立博物馆存活。”

  鲁文生说,私立博物馆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这在《博物馆管理条例》中是有明确表述的。但记者经过了解,也正是这种身份,使得民办或私立博物馆很难得到政府的扶持。而民办或私立博物馆也是一种公益文化事业,它的成本对于个人或是成功的企业家,都是一个惊人的数目。场馆的初始投入也许并不困难,但是开馆后一年就需要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来充实博物馆的藏品、维护、管理等,就很难依靠个人的力量维持了。博物馆不同于一般行业,它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在保证文物安全、提供参观环境上,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这种投入的回报较少,回报的周期较慢,因此,国内很多地方颇具规模的民间博物馆就是这样被拖垮的。如果仅靠门票收入养馆,几乎是不可能的。

  济南市有关部门已开始着手进行调研和规划工作;专家表示博物馆建设一定要注意做精、做实,不能搞虚的;博物馆建成后,要避免只能维持开馆之初的热闹、之后便陷入冷落之中的现象发生;如果济南拥有100座博物馆,相当于每6.8万人一座,那么就达到或超过国际上通行的“博物馆城”标准。

  记者通过采访,发现西安、昆明、上海、青岛、东莞等地在兴建“博物馆城”过程中,都提出过一些非常具体并具有操作性的规划、意见和措施。这些政策对于行业、民办或私立博物馆来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政策支持与扶持。如上海去年设立了“上海市民办博物馆扶持资金”,据说每年3000万元人民币,惠及全市几十家民办博物馆,使这些民办博物馆坚持免费开放,这又将实惠返还给了普通参观者,刺激了更多参观者进馆参观,而这些参观者又给博物馆带来了文化消费和社会影响,形成了良性循环。

  济南市文物局局长崔大庸和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着手对“建设100座博物馆”进行调研等工作了。他告诉记者,目前他们一边调研,一边在做规划。对于民办或私立博物馆的兴建一定要鼓励,现有的也要努力创造条件去促其开放,如果确实有需要的,也可以收取一点门票,但这个不能强求。再就是“100座博物馆”的范围,应该是广义上的,除了博物馆外,具有展览、收藏功能的纪念馆、美术馆、艺术馆、展览馆等都可计算在内。再就是名人故居,也是打造名人博物馆的资源,而这在西方国家是比较成熟的通行做法,还有新兴的“遗址公园”等,也在博物馆范畴内。

  “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在博物馆建设方面一定要做精、做实,不能搞虚的。这就需要政府来进行指导和扶持,尤其是政策上的扶持,不然的话很难搞好。就是建成了,也很可能维持不下去。另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博物馆建成后,如何去保证这些博物馆避免只能维持开馆之初的热闹,之后便陷入冷落之中的现象发生。在培养参观者方面,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应下大力气。”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准,博物馆的数量、形式的丰富程度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了解一个地方的过去和现在最好从博物馆开始。就像大英博物馆之于伦敦,罗浮宫之于巴黎……如同城市灵魂深处的印记,每个国际化大都市都有着与自己不可分割的博物馆。

  济南市现有680多万人,如果在现有的80余座狭义与广义的博物馆基础上,今年再增加20座,就初步达到了100座,相当于每6.8万人一座,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国际上通行的“博物馆城”标准。如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100座博物馆不包括现有的,那5年内济南将拥有180座各类博物馆,这个数量相信在全国都是走在最前面的。那时,济南将成为不折不扣的“博物馆城”,而这也将使济南在全国、在全世界拥有更高的知名度,以一种新的文化面貌得到世人的青睐。

  我们期盼着!

  链接:

  济南市现有博物馆和类博物馆(据不完全统计)

  一、博物馆

  1、山东博物馆

  2、济南市博物馆(微博)

  3、山东地矿科技馆(博物馆性质);

  4、齐鲁钱币博物馆

  5、山东黄金地质博物馆

  6、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

  7、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度量衡展厅(博物馆性质)

  8、山东省邮电博物馆

  9、山东省史志博物馆

  10、山东大学博物馆

  11、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博物馆

  12、山东师范大学文物陈列室

  13、山东建筑大学古代文书博物馆

  14、历城区博物馆

  15、章丘市博物馆

  16、长清区博物馆

  17、平阴县博物馆

  18、商河县博物馆

  19、济阳县博物馆

  20、济南医学博物馆

  21、城子崖遗址博物馆

  22、济南孝文化博物馆

  23、宏济堂博物馆

  24、福胶集团阿胶博物馆

  25、(华夏)民间创业博物馆

  二、纪念馆(陈列馆)

  1、济南战役纪念馆

  2、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党史陈列馆;

  3、山东消防史馆;

  4、山东省军史馆;

  5、山东省税史陈列室;

  6、五三堂———济南五三惨案纪念馆

  7、辛弃疾纪念馆

  8、历城区辛弃疾纪念馆

  9、李清照纪念馆;

  10、章丘市李清照纪念馆

  11、王雪涛纪念馆

  12、济南解放纪念馆

  13、李苦禅纪念馆

  14、济南军区坦克训练

  基地装甲装备陈列馆

  15、济南市长清区革

  命历史纪念馆

  16、老舍纪念馆

  17、老舍纪念馆(私立)

  18、于希宁纪念馆

  19、李开先纪念馆

  20、性文化陈列馆

  21、文武精忠铸和谐纪念馆(私立)

  三、展览馆

  1、山东省农业展览馆(无实质展览)

  2、武中奇书法篆刻作品展览馆

  3、济南市规划展览馆

  4、小清河综合治理展览馆

  5、天桥区规划展览馆

  6、黄河文化展览馆

  7、山东财经大学艺术中心碑帖展览馆

  8、山东省质监局度量衡展览馆

  四、名人故居

  1、老舍故居

  2、陈冕故居

  3、鞠思敏故居

  4、路大荒故居

  5、舒同、余修故居

  6、黎玉故居

  7、朱桂山故居

  五、美术馆(艺术馆)

  1、山东省美术馆

  2、山东省艺术馆

  3、济南市美术馆

  4、山东师范大学美术馆

  5、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馆

  6、山东新闻美术馆

  7、山东美术出版社美术馆

  8、聚雅斋美术馆(私立)

  9、历城区相公庄村美术馆

  10、明湖美术馆

  11、山东油画艺术馆

  12、山东师范大学美术馆

  13、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馆

  14、山东艺术学院汉画像石艺术馆

  15、山东艺术学院剪纸艺术馆

  16、山东艺术学院鲁锦艺术馆

  17、顾群业当代艺术馆

  18、济南市民俗艺术馆

  19、东方现代艺术馆

  20、齐鲁国际艺术馆

  六、正在建设和计划筹建的

  1、泉水文化博物馆

  2、朱家峪民俗历史博物馆

  3、曲艺博物馆

  4、济南石刻博物馆

  5、刘智远博物馆;

  6、济南第一茶市茶博物馆

  7、济南供水博物馆

  8、山东省民俗博物馆

  9、华翌博物馆(私立)

  10、济南商埠博物馆

  11、蔡公时纪念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