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造假步步惊心

熏烤做旧玉镯-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熏烤做旧玉镯
涂胶上色玉件-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涂胶上色玉件

  近日,央视寻宝走进武汉东西湖,在湖北掀起了一股鉴宝热,其中少部分藏品出现了专家意见相左的局面,引发了业界广泛的争议。在意见不一的藏品中,玉石的争议最热烈,引发了本地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众多的市民参与其中讨论。

  其实,懂得收藏的人都知道,如今的玉器市场鱼龙混杂,假货太多,一不留神,就会买到经过处理的玉石。

  透过现象看本质。本期本版将揭秘玉器制假的全过程,其工艺之繁杂,手段之高超,环节之连贯,真可谓“步步惊心”,足可以令投资者望而却步!

  玉器仿古做旧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方法也颇多,明清以前的做旧,一般是以植物与动物或矿物作做旧原料;而现代的仿古玉所用原料以化学药水较多。此外,现代仿古玉器的制作,主要是根据玉器书籍资料。由于书上玉器图样在摄影、制版时的角度和色彩误差很大,而且图样只有正面,少有反面,所以按图画样只能仿其大概。现在讲玉器的书籍中,有些“古玉”本身就是赝品,是厂家照仿制造,变成仿上仿。

  仿古玉料多种

  由于仿古玉器需求量大,许多种类的矿石,被选做仿古玉材,如岫岩玉、独山玉、东北黄料、河摸玉(汉玉)、密玉、江苏古玉(良渚古玉)、碧玉、青海料(甘肃玉)、俄罗斯白玉、韩国白玉、带浆带花青白玉(新疆玉)、戈壁滩玉、青田石等等。苏州、扬州自古以来就是玉器生产的中心,有相传已久的制玉工艺和传统。由苏州工匠做出玉器毛坯,再经由安徽蚌埠人刻意打磨、做灰、做色,十分逼真,一不留意就会上当。

  做旧方法各异

  玉器做旧有出土古和传世古之分,是以出土古玉和传世古玉为依据的,两者区别表现在沁色和光泽上,在做旧技法上大体相同但略有差异。做传世古旧玉是仿其工艺风格并施以抛光工艺,做土古玉以沁色为主,有的不经过抛光,有的略加抛光,或者擦拭。玉器做旧须满足许多客观条件,尤其是选料,酸碱程度不同,玉料上面的杂质表现、色泽表现都对仿旧玉有影响。如有的玉料质地不纯,有石、有斑、有色、有裂纹、有软、有硬。对玉料的认识是做旧玉的首要条件。料适于做什么样的旧样的旧玉,就仿什么样的玉。

  仿做旧玉的方法不外乎熏、烤、烧、煮、炸、蚀、沁色等,使用的设备有窑、烤箱、微波炉、煤火炉、电炉、柴炉等,使用的辅料有杏干、梅干、姜黄、血竭、草板纸、蓖麻油、锯木屑、鞋油、沥青、红糖、香料、腐肉、各种酸碱盐和有机染料、颜料等。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