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松调研北京文化创意798艺术区

  湖北日报讯 本报北京2日电(记者 张辉、通讯员 严兴春)今日上午,省政协主席杨松利用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报到的间隙,赴北京朝阳区798艺术区调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

  杨松在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熊大新陪同下,听取了798艺术区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关于艺术区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等汇报,参观了艺术区部分画廊、设计室、艺术展示空间和艺术家工作室。杨松认为,北京798艺术区展现了当代中国最先进的艺术业态,体现了艺术与工业的完美结合,成为北京艺术交流文化名片、中外文化交流窗口,其发展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文化开放、包容与进步的过程。

  杨松指出,创意是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创意产业需要一批有理想、有激情、有创造力的艺术家聚集在一起共同来建设,更需要政府加以支持、鼓励和引导。他说,文化有自身的发展规律,798艺术区既有装备产业,又有文化地产,在有5000余名在职员工、15000余名离退休职工的情况下,去年一年还实现净利润5000多万元,说明了文化与实业相结合、文化与商业相结合,路子会越走越宽。他介绍了武汉建设中央文化区的情况,其新修的汉街就是走文化与商业相结合,以商业支撑文化之路。他表示欢迎798艺术区与湖北武汉加强往来,就创意产业交流经验,共同发展。

  熊大新介绍了北京市支持798艺术区的一些做法。他说,2002年起,作为国有电子企业的七星集团利用旧厂房出租给有关艺术家办工作室。2006年北京提出文化立市,市政协对798艺术区进行调研,提出了“留一留,看一看”、组建领导小组、制定产业政策等建议,被党委政府采纳。798艺术区从当初的自发无序状态到2006年初步形成70多家文化机构的规模,开了老厂房办艺术区的先河。现在文化机构已有460余家,第二阶段已经完成。

  北京市政协秘书长闫仲秋,省政协秘书长王树华等陪同调研。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