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明:从收藏到写书

  因为喜欢收藏瓷片,白明得了个“片儿白”的绰号。说起自己如何从一名编辑到收藏专家再成为一个出版集团的品牌传播人,白明说,这其中的故事也是中国出版业改革发展的一个见证。

  上世纪90年代,因为捡瓷片经常耽误了工作,白明也曾经面临被“优化组合”下岗的窘境,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几乎被‘优’下去了。”而如今,“片儿白”则成了北京出版集团的品牌,由集团主营的“片儿白”陶瓷展示馆也即将在著名的王府井大街开馆了。

  能写收藏的图书并得到读者的认同,也是对白明多年来收藏的一个鼓励。“我刚收藏的时候,没有多少这方面的书可以看,更别提这么多收藏类电视节目了。”上世纪90年代末,白明编辑的第一本收藏类画册《汝窑聚珍》出版了。他说,“这本书已经绝版了,书本身也已经成了收藏品。”此后,白明策划北京出版社与中华世纪坛合作推出了《世界文明系列》丛书。回忆参与编辑策划关于收藏鉴赏的图书,“片儿白”至今仍觉得开心。

  白明写书也不过是近些年的事情。

  2005年,白明提笔开始写作《白门三代》,刚写了5000字的开头便给当时北京出版社社长看,得到了肯定,但是书写完之后,出版社考虑再三,还是觉得为自己的员工出书不太合适。最终这本书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并且热卖。此后一段时间,白明说自己有些头脑发热,连续花了很多钱却买了赝品,“如果你不是真正的做收藏你很难体会到那种难受的感觉。”白明自嘲当时是贪心不足蛇吞象,导致被骗,以这些经历为蓝本,白明的第二本书《打眼》诞生了。

  “我在收藏中出现大的转折是从《打眼》这本书开始的。”随着这本书的热卖,“片儿白”的名号也为群众熟知。白明所在的出版社也终于下决心为他出书,2007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了《片面之瓷》,后来的《打眼2》也由自己的单位来出版,这让白明很高兴。

  20多年来,白明由一个为收藏放弃好工作的年轻人,历练成收藏界小有名气的专家,而他还在不断地搜集着古人留下来的“物证”,准备为国家建设陶瓷“基因库”。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