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访佳士得战后及当代艺术拓展主席艾米-卡佩拉佐“做好生意是最迷人的艺术”

图片版权:CHRISTIE'S IMAGES LTD. 2012 / 2012圖片由佳士得提供  


  相关原创文章


  艺术巡展上的赞助商们


  雅昌艺术网讯 (郭志霞 陆小凡)从2012年3月开始到2014年,“安迪-沃霍尔:15分钟永恒”将在亚洲城市新加坡、香港、上海、北京四个城市展出,以纪念美国画家,版画家,电影人安迪-沃霍尔逝世25周年。


  这是首次在亚洲举办的沃霍尔顶级作品大型展览,展览横跨艺术家艺术生涯四十年、涉及印刷品,摄影作品,丝网版画,绘画及雕塑等300余幅作品。


  此次巡展由安迪沃霍尔家乡匹兹堡最大的艺术机构——安迪·沃霍尔博物馆策展,由纽约梅隆银行、佳士得拍卖行、彭博社和经济学人杂志社共同赞助。


  有报道称,此次展览的基调是教育性大于商业性,但在赞助商名单中我们还是看到了佳士得拍卖行的名字,这不免令人猜测此次巡展是否是为了刺激亚洲的西方当代艺术市场,以及佳士得参与赞助的初衷是什么。为此,雅昌艺术网特意独家专访了佳士得战后及当代艺术拓展主席艾米-卡佩拉佐(Amy Cappellazzo)。


  被采访人:艾米-卡佩拉佐 (Amy Cappellazzo)


  职务:佳士得战后及当代艺术拓展主席(Chairman, Post-War and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Christie’s )


  雅昌艺术网:这次安迪-沃霍尔巡回大展选择在亚洲5个城市举行,特别是首站选择在新加坡,这样的安排初衷是什么?


  艾米-卡佩拉佐:巡展城市的选择请咨询安迪-沃霍尔博物馆(Andy Warhol Museum)以及展览主要赞助方梅隆银行(BNY Mellon)。任何一次安迪?沃霍尔的重要展览,均为主办城市留下深刻的文化烙印,并对一代艺术家产生影响。多年来,沃霍尔的大型展览在美洲、欧洲、南美洲举办过多次,但是亚洲从未有过沃霍尔顶级作品的大型展览。


  雅昌艺术网:有媒体报道说:这次展主办方强调展览的基调还是教育性高于商业性,但他们接受了佳士得拍卖行加入其中,您认为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艾米-卡佩拉佐:我们感谢安迪-沃霍尔博物馆(Andy Warhol Museum)以及展览主要赞助方梅隆银行(BNY Mellon),令佳士得有机会参与此次巡展。佳士得曾参与过诸多教育活动,此次也不例外。为提升品牌形象,我们提供展览赞助并组织公众活动。佳士得一直是安迪-沃霍尔作品的市场领导者,亦对艺术家充满尊崇,我们深愿为此次展览圆满举行贡献力量。用安迪-沃霍尔自己的话说,“做好生意是最迷人的艺术(Being good in business is the most fascinating kind of art)”,我们很自豪能将他的话付诸实际。


´,´

  雅昌艺术网:对于安迪沃霍尔在中国艺术市场的未来表现,你们怎么看?


  艾米-卡佩拉佐:1982年,安迪初次来到他所热爱的这片土地--中国。如果他还活着,我相信他将更加迷恋现在的中国。我的职业直觉告诉我中国人也会喜爱沃霍尔。


  雅昌艺术网:本次春拍将会出现安迪沃霍尔的作品吗?


  艾米-卡佩拉佐:展览展出的作品为匹兹堡(Pittsburgh)的安迪-沃霍尔博物馆(Andy Warhol Museum)所有,并不出售。但是也许我们会在拍卖或私人洽购中推出一些相似的作品。


  雅昌艺术网:艺术类展览对拍卖有什么作用?


  艾米-卡佩拉佐:优秀的展览帮助藏家们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有利于藏家的收藏。此次展览将激励更多的买家来关注安迪-沃霍尔。艺术圈的生态坏境健康而独立,展览与拍卖之间存在必然的关联,例如我们会力图使展览具有博物馆水准。


     雅昌艺术网:除赞助本次展览外,佳士得还准备赞助哪些展览? 


  艾米-卡佩拉佐:是的。不过我们目前没有更多资讯披露。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巡展海报(圖片由佳士得提供


´,´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安迪-沃霍尔非常著名的作品。(图片来自安迪-沃霍尔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安迪-沃霍尔。(图片来自安迪-沃霍尔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安迪-沃霍尔在匹兹堡的雕像。(图片来自安迪-沃霍尔博物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