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查看东墙裂缝:那是故意留的

   昨日,故宫表示这是建筑伸缩缝 正研究墙脸看不到缝的工艺

   沈阳市民在故宫附近溜达时发现,原本就有裂缝的故宫东大墙缝隙又变大了,并且出现了墙皮脱落的迹象,市民担心墙皮脱落伤人。故宫方面表示,会现场查看。

  晨报讯(记者 虞禄洋 实习记者 杨兴)沈阳故宫的墙缝是为了墙体坚固故意留的。

  昨日,沈阳故宫博物院在审看东大墙裂缝后表示东大墙符合设计要求,现在正在研究看不到裂缝的工艺。

  伸缩缝有利于墙体稳固

  昨日一早,沈阳故宫博物院相关负责人在接到本报读者反映的情况后,就来到故宫东大墙验看。随后沈阳故宫方面表示,裂缝是为了墙体稳固故意留的。

  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声能告诉记者,东大墙是几年前东移扩建的,不是文物而是仿古建筑;东大墙墙体建筑不同于古代的砖体墙,核心部位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而且墙体长198米,以现代建筑力学的方式需要留有伸缩缝,以免墙体因热胀冷缩造成拉伸伤,所以整个墙体共留出5道自上而下的伸缩缝;现在的墙体有深达8米的地基,几乎与地表上的墙体高度一致,这道墙坚固程度可想而知。

  市民能够热心关注沈阳故宫博物院这是件好事,他看到的接缝处确有少量墙皮脱落,这也是设计时预料到的。在接缝连接处当时有几种材料可以选择,如塑料、橡胶和木板。考虑到墙体要抹灰上色,所以木板最适合了。而此种工艺在收缩时显得缝隙不小,但这都是在设计范围内的。故宫和相关部门正在研究一种新的墙体技术,以期能够达到伸缩缝不明显甚至看不出的地步。

  墙体伸缩缝与铁轨伸缩缝异曲同工

  针对沈阳故宫东墙出现裂缝,且墙皮脱落现象,长春建筑学院工程力学教授赵元勤表示,伸缩缝在现代的建筑中是不可代替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好比铁轨的缝隙,目的就是安全规避热胀冷缩带来的潜在危险。

  赵教授称,伸缩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建筑长度方向的适当部位竖向设置的一条构造缝。正常情况下在大型建筑上,每隔30到40米就应该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一般在20~40mm。

  设置伸缩缝的墙体就一定会出现裂缝吗?赵教授表示,一般的建筑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规避这种裂缝,而且裂缝过大太明显也是不符合要求的,但是仿古建筑工艺复杂,要做到如旧坚固,还要美观那是需要专业人士研究的。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