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要珍视自己的题字

  丁 辉

  时下的相声、小品为什么越来越没有市场,我这下算是明白了,这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已经足够精彩、足够有趣、足供我们娱乐解闷之故了;除非发出强力之幽默与噱头,你的相声、小品兴许会让人莞尔那么一下。

  生活中时时有笑料。这回我所笑之人,是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赵清海;所笑之事,是赵院长给中国台湾影后归亚蕾赠字,所赠之字竟是“影後”二字,岂不让人笑掉大牙?虽然“文化单位没文化”的搞笑事已经数见不鲜,虽然跟故宫(微博)博物院的所玩噱头比起来,中国书画研究院毕竟是“小巫”,但小巫也是巫啊!在目前通行的简化字里,“先后”的“后”和“王后”、“皇后”的“后”都可以写作“后”;但是在繁体字里,它们原来是两个字,“先后”之“后”为“後”,“皇后”之“后”为“后”。也就是说,在繁体字里,原本是有这个“后”字的,只不过他没有表示方位的意思。“后”的原初意相当于后来的“帝王”,比如远古传说里的“后羿”,并不是姓“后”名“羿”,“后”表示的身份“帝王”,“羿”是名字。“后”后来表示帝王的正妻,也是后起意。建国后汉字简化,“後”与“后”二字合一,统一为“后”,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后”都可以写成繁体“後”,“影后”写成“影後”,何止是笑话,简直是荒唐。

  我还是担心冤枉人,网上搜得图片,只见赵青海院长在老大的一张条幅上大书“影後”二字,左下方还有他清晰的题款。归亚蕾生活在盛行繁体字的台湾岛,她当然能感知艺术家把“影后”写成“影後”的荒唐。在网上疯传的那幅照片上,接受字幅的归亚蕾能够笑意盈盈,是该为归亚蕾的含而不漏的气质叫好呢,还是该为大陆艺术家的有欠斟酌而汗颜?费思量。

  这一字之差,也许是件小事,但它却可以检验一个当代艺术家关于国学修养的深度、书法水平的厚度、传统文化的浓度,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专门家,难道除了珍视自己的画作,就不珍视自己的文字吗?文字实在不行,就不贸贸然赠人才好。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