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红木家具消费的误区

  红木家具的收藏、实用、升值性,让许多收藏投资的人士都很看好这个行业。但一些人在购买红木家具时,常常被一些观念误导,导致在购买收藏的道路上走了很多弯路。

  只看重木材

  许多收藏者在购买红木家具时,以为只要把真材实料的家具购买回去,就是把珍贵的红木家具买回去了,就能保值、升值了,其实这是错误的。

  购买红木家具不能仅看是不是真正的珍贵红木,还要看它的制作工艺,从审美的角度,看它是否美观,是否具有艺术内涵,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不管是仿古家具还是古家具,只要工艺不到位,它的收藏价值都会大打折扣。如果产品做工不到位,工艺粗糙,就是收藏了,也没有多大意义。

  非红木不买

  《红木》国标共收录了5属8类33种木材,这33种木材都是传统家具常用的材质。这33种材的材质性能、价格参差不齐,有的相差甚远,例如降香黄檀(海南黄花梨)每吨能达到上百万,而鸡翅木类的木材有的每吨才几千元。

  这33种材都是明清时期传统家具的主要用材,但并没有包括现在新发现的制作传统家具的一些优质木材。比如非洲产的红铁木豆,国产的红豆杉木,都是制作传统家具很好的木材,甚至比《红木》里面的一些木材还要好。所以建议消费者,不要只盯着《红木》里面的木材,有的木材材性好,自己又喜欢,不必强求它是不是《红木》里面的木材。

  轻信认证标志

  买红木家具时,如果您看到销售处悬挂着各种看似权威的认证标志,您可别轻信。目前,仍有少数企业存在用虚假认证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这些虚假认证五花八门,不少还打着“国家”机关的名义。比如,证书名称包括““绿色环保”、“信得过产品”、“中央一套电视台推荐产品”等,而发证的单位则包括“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中国国际绿色环保管理中心”、“中国商品协会”、“中国消费者协会”等名头很响的国家级机构。

  选购红木家具千万别陷入“证书”误区。目前在我国只有ISO质量和环境认证、产品CQC认证及中国环境标志认证等,才是真正权威的认证。

  这些认证都是在通过严格的程序后,当企业、产品、销售全过程的管理达到认证标准后,方予认定的认证。而其他一些所谓的国家级认证,要么认证机关本身不具备认证资质,要么存在花钱买证书的营销式认证行为,基本不具备权威性。

  非“满彻”家具不买

  “满彻”是硬木家具行业的一个术语,意为制作某件硬木家具为某一种木材而不掺其它不同种类的木材,也就是说,用同一种材料制作的家具称为满彻家具。

  现在有些人买家具跟风,非满彻家具不买,所以一些顶箱大柜、大床等都做成全红酸枝、全紫檀的,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一是这些大件家具整体都用红木木材,太沉,搬运不方便;二是这些木材皆为珍贵稀有木材,满彻其实是一种浪费。

  中国传统的古典家具特别是明清家具中,一件家具并不单单用一种木材而追求所谓的“满彻家具”,还涉及到家具颜色的搭配、材质的相互制约等。

  明清时期,故宫(微博)里皇帝用的家具都很少用满彻的,除非是四面见光的椅子或者桌子,柜子箱子几乎没有满彻的,一些大柜的后背板全部是用柴木代替,包括一个抽屉,脸儿是黄花梨的,里面用其他木材替代,这是极正常的。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