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艺术电影性的探讨

  策划:何金芳 陈

  烨 撰文/编辑:董冰峰(微博) 李振华(微博)

  舒 阳 陈 烨

  编者按:如果,我们将“电影”看作是“活动的画面”,以一种记录和还原的画面方式出现的视觉艺术,这样呈现出来的极具“当代性”的作品也许叫做影像更为贴切。在视觉艺术之下,是电影具有了影像性还是影像作品具有了电影性?模糊的分界其实没有必要泾渭分明,影像与电影既是互相影响又是互相激发创作。而从电影中来的影像艺术冲击着视觉,观念作为影像记录而存在。

  绘画与电影的交融,显得更为明晰。科技让电影停留在永恒的一秒,在绘画创作之上,创造出一个新的视觉效果;从电影而来的灵感也许可以看作是艺术家对创作的再创作;而艺术家同时进入到两种艺术创作中去则充分体现出绘画与电影的志同道合。电影已经成为绘画的灵感源泉。

  对电影的模仿和引用是当代艺术一股十分重要的支流,不是为了强调跨界合作或者是为创新而创新,实则是探究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其艺术性与影像、绘画,或者其他艺术形式有着共通之处,同为视觉艺术,我们都为观念而生。本专题着重探讨了以上艺术形式和电影的交叉关系,结果都是殊途同归,却是各有各的法则。专题通过刘小东、张晓刚(微博)、车建全等艺术家的个案分析,进一步向读者分析个中道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