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时春拍推出明遗民书画作品专场
在 2011秋拍“晚明五家作品专场”、“吴门画派作品专场”等古代书画专场取得傲人成绩的基础上,北京匡时(微博)于2012年春拍继续推出“故国情怀——明遗民书画作品专场”。
“明遗民书画”是在清初遗民文化的大环境下出现的。遗民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给文学艺术注入新的内容。清初画坛上著名的 “四僧”之八大、髡残、弘仁,金陵画派的代表龚贤,常州画派的代表恽寿平、山西大儒傅山、宁都魏禧、昆山顾炎武、归氏父子等等,他们或出家或隐居,均在这场鼎革之变中纷纷作了遗民。并在美术史上留下许多经典作品。
易代和社会动荡改变许多人的思想审美,遗民书画家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样式特点,随着书画市场高涨,这些遗民书画家已成为市场的宠儿。为飨广大藏家,北京匡时经过仔细论证,拟在2012年春拍中推出“故国情怀——明遗民书画作品专场”,再次深度挖掘遗民书画作品的市场价值。
得资深藏家大力支持,目前征集工作进展顺利,精品力作频现。其中,更有见证清初文坛盛事的《种菜诗唱和诗册》等原作将首次现身。这份由浙江吴氏家族珍藏三百年,由十四件作品组成的标的,呈现了吴之振、吕留良、黄宗羲、陈廷敬、王士禛、梁清标、汪琬、尤侗等当时五十余位政坛、文坛、朝野巨子的相与酬唱,全景式地折射出17-18世纪中国鼎革之变背景下的一段帝国往事。
吴之振(1640—1717),浙江桐乡人,字孟举,号橙斋,晚年号黄叶老人,清初著名诗人,山林诗被誉为清初第一,曾与吕留良、吴自牧合编《宋诗钞》,在有清一代影响深远。这组作品共分为五大类:吴之振请人与之唱酬的墨迹,吴之振自书墨迹,吴之振画像,吴之振之孙吴兰成墨迹,吴之振后人吴滔山水;还有吴昌硕等为吴之振后人所制的十九方印。整组作品数量庞大,人物众多,种类丰富。整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完整性、体系性、信息性、历史性在拍卖场上都未曾见之,尤其是作品和史实的印证,更显示出其真实而弥足珍贵。
整组作品流传有序,品相保存完好。尤其《种菜诗唱和诗册》、《赠行诗》册,以及禹之鼎《橙斋先生像》等作品中的唱和与题跋,为我们保留了当时诸多遗民中的文章巨子如吕留良、黄宗羲等人的珍贵墨迹,并透露出珍贵的历史信息,相信这一专场以及这组作品的推出,定会得到收藏界有识之士的重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