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妆台“撼世国宝”论再起争议
编者语:号称2011年最贵玉器的“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含坐凳)”自从被披露后,它的真伪问题一直争议不断。就在质疑声逐渐占据各大媒体版面的时候,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委员会主任姚政近日发文称其为“撼世国宝”。因为姚政的身份和这一论断,网上再次热闹非凡。不过还是有不少玩玉的网友看罢之后义愤填胸:“这样不负责任的撰文良知何在?道德何在?”
2011年,在北京中嘉古代玉器专场拍卖会上,“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含坐凳)”以2.2亿元人民币成交,创下新的玉器拍卖纪录。这条新闻在当时并未引起大家广泛的关注。直到春节期间,有专家判定其是赝品,更多网友则是在网络上发言称该件拍品“造假不专业”,一时间这件拍卖品 “从凤凰变麻雀”,不仅成为近年来中国文博界又一大事件,也令中国文物鉴定与投资收藏领域再度凸显乱象,更有网友质疑是有人在借此洗黑钱。
据了解,这件拍品至今尚未正式成交。而拍品从何而来,有媒体报道称,拍品于2010年10月在河北征集到,当时中嘉拍卖请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南泉先生,对此拍品进行实物上手目鉴,认定为“汉代”,并出具鉴定证书。周南泉的鉴定证书这样记录:“造型罕见,有重要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几位收藏家表示,拍品应该是汉代时期贵族的陪葬器,并非实用器。汉代当时的丧葬文化已相当繁盛,人们的陪葬品非常丰富,皇族更甚。每个皇帝在继位伊始就要选择墓地,并开始制作陪葬品,厚葬之下,出现如此巧夺天工的陪葬器并非不可能。根据梳妆台及玉凳的制作工艺、造型特征以及玉石几千年埋于土下产生的次生现象判断,收藏家断定拍品应出自汉代。而从出土的地点来看,应该是在中原地区的山东、河南、安徽一带。
不过,很多专家和收藏网友并不这样看。南京林业大学教授邵晓峰对古代家具有深入研究,并就凳子的起源问题撰写过论文。邵晓峰认为,“汉代不可能有这样的梳妆台和凳子”。按照拍卖公司的说明,“汉代玉凳”为45×45×32cm。而在中国家具发展史上,汉代人的起居方式为“低坐”,即以席地而坐为主,以席、几、床、榻为主要的生活器具。
´,´
“这种凳子属于‘高坐’,当时根本派不上用场。这和当时的礼制与贵族文化的特点有关。汉代确实也有一种类似于凳子 汉代时从西域传来的凳子雏形——胡床的家具,但它不是让人休息用的,而是用来摆东西,叫‘几’,而且是矮扁形态的。”而从图片来看,这套汉代梳妆台及玉凳很有可能是仿清代宫廷家具。
雅昌网友“游士定律”发布了题为《裴光辉:2.2亿玉妆台玉凳尚有三处硬伤》的帖子,三处硬伤为:1、玉凳坐面有龙纹,明显违制:龙乃皇权之象征,不宜压于臀下。2、背离实用性:玉凳坐面应平坦如镜,以便安坐,此则浮雕龙凤纹,有违坐具的舒适原则。其次梳妆台本应留有安置铜镜的位置,此亦无之。3、此物为大幅雕镂玉板卯合而成。但汉代尚无解割50厘米以上玉板的电动工具,如何完成?
网友“长亭外”则在文章“从拍出天价的所谓(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含坐凳)谈汉代坐具文化”中谈到,汉代坐具主要有枰、榻、床、席等。从战汉至魏晋,人们席地而坐.这巳从大量的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如描写当时人们现实生活场景的战国宴乐渔猎攻战纹壶,汉代的画像砖、石,壁画等得到实证。
而针对这件拍卖,网友“长亭外”直接判定,根据王世襄先生著明式家俱研究一书中收录现藏古宫的巜五屏风式镜台》,北京翰海1996.11.16.拍卖的清中期“紫檀五屏风式镜支”与这件所谓的(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含坐凳)相比较,风格极为相似,基本可断定这套所谓的汉代梳妆台及玉凳是仿明清宫廷家具之作。不符合汉代的礼制,
´,´
和贵族文化生活特点,也不符合当时的服饰要求,如此不顾史实指鹿为马的所谓“古董”居然能拍出2,2亿之天价!
就在众口一词时,另一种声音在京沪两地的民间收藏家中流传开来,这个声音直指之前专家的所谓鉴定草率缺乏科学依据,并坚称这件拍品是难得一见的撼世珍品。这个声音来自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委员会主任姚政。
姚政撰文反驳说:“为什么只要代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精湛工艺水平的古代艺术品出现在民间收藏家手中就备受打压,逼着国宝流失海外。在伪专家的苍白无力的证据面前,如此精美的玉雕,竟然变成一只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真是中国的悲哀,中国文化的悲哀”。
此前,专家和网友鉴定“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含坐凳)”为赝品的时候,核心依据就是汉代无凳子,而这件创作了2.2亿元人民币天价的拍品恰恰就包含了坐凳。。
姚政在文章肯定地说:“汉代真的没有凳子吗?错!不仅汉代有凳子,一万年以前就有凳子,甚至更早,只要人类开始行走、制造工具、生产劳动,就会做凳子。凳子不是高科技产品,简易的凳子三块木头镶嵌在一起就行,它比制造农具简单得多”。
´,´
而姚政为什么会认为汉代就已经有了凳子呢,他推理认为,人不可能总躺着或站着,这是自然规律。为什么要坐在凳子上,因为坐凳子舒服,坐凳子防潮,坐凳子卫生,而坐地上容易着凉,容易得痔疮!这是多么浅显的生活常识,连猴子都知道坐在树上,但今天伪专家们竟然嘲弄中华民族的祖先宋代才知凳子。
姚政还列举了八件古董实物证明凳子的存在。比如,汉代黄玉立体棋子象棋,“将”“帅”坐在椅子上;战国金镶玉车马,皇帝皇后坐在椅子上,车后面的器物是件大龙椅;汉代黄玉鸿门宴(2011年被评为“民间十大国宝”),项羽坐在椅子上;战汉时期的玉椅;战国青铜错银四龙四凤桌子,高90厘米(有桌子就应有凳子);战国漆器琴瑟,高44厘米,坐地上弹?站着弹?
姚政在文章反问:“除了不搞收藏的伪专家在事实面前显得多么无知可笑。你没见过祖宗就没有祖宗?有的专家还是教授,真不知这职称是怎么混来的”。
雅昌艺术网论坛为此开贴,邀请广大收藏网友积极讨论。正所谓话不说不透,理不辨不明。希望在这些或理性分析或是感官感受的文章和话语中,能够呈现网友们对真理的追求和捍卫精神。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