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孔子衣冠冢仅剩两棵千年银杏
记者 冯兰蔺
位于本市青浦的“孔子衣冠冢”,由于缺乏保护,现状堪忧。旧址中只残留两棵千年古银杏。日前,民进青浦支部在提交该区政协的提案中呼吁,将“孔宅”列为市、区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并在原址进行保护、重建。不过,对于该衣冠冢是“全国唯一”的说法,青浦区博物馆副馆长王辉表示存疑。
衣冠冢内实物不复存在
青浦“孔宅”,位于原青浦区大盈镇天一村(现属青浦工业园区)。已存在1400多年,故址占地120亩,历朝历代多次扩建。据《青浦县志》记载,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孔子第34代孙孔祯赴任苏州长史时,奉孔子衣冠环璧建墓于此。明万历间,建孔宅书院。清代建大殿、退省斋、御书楼、万卷堂等十余处,成为集墓、庙、宅、学四者于一体的规模宏大的古宅群落。康熙皇帝南巡时,御笔写下“圣迹遗徽”的匾额及对联。道光年间,知县孔昭显临摹孔子及四配十哲像列龛供奉,并将唐吴道子临摹孔子像砌于大堂壁中。
1949年后,“孔宅”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又被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孔子衣冠冢遗迹遭破坏。 1983年,“孔宅”仅存的大殿移至大观园。上世纪90年代初,青浦博物馆将遗迹内两块清代大石碑移至万寿塔院保护。
“衣冠冢内实物现已不复存在,此外,该处原先有护城河的孤岛地貌,已基本被改变。 ”青浦区博物馆副馆长王辉说。 “目前,‘孔宅’内仅存的只有两棵千年古银杏。 ”
复原方案可参照县志
我国自古就有将逝者用过的衣冠佩饰用具等物建家奉祀以寄托哀思的习俗。如果逝者具体埋骨之处不能确定,则衣冠家具有与埋骨处同等的祀奠地位。
“如今,‘孔宅’旧址周边近千亩土地已成为待开发的工业用地,孔子圣迹面临彻底消失的厄运。 ”为此,民进青浦支部在提交该区政协的提案中指出,应尽快保护。
提案建议,重建青浦“孔宅”,尽快将青浦“孔宅”重新申请列为市、区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将青浦“孔宅”原址120亩土地恢复作为重建之用,重建方案可依据清光绪版《青浦县志》中所附“孔宅地形图”进行复原,所需资金可以由政府财政投入,也可以引进专门的文化产业开发商建设和运营。
是否唯一有待考证
提案中也同时提及,青浦“孔宅”,是现知全国唯一的孔子衣冠冢,文革中,山东曲阜孔林的孔子墓惨遭破坏,证明孔子墓实为空穴,青浦“孔子衣冠墓”就具有了不可取代的地位。
提案主笔人民进青浦支部谭玲俐说,这一说法来自2009年第2期《中国文物科学研究》中的《青浦“孔子衣冠墓”探新》一文,其作者为孔子第七十七代裔孙、同济大学教授孔德来,“是否唯一,确实没有进行其他方面的考证。 ”
对“唯一”的提法,上海历史博物馆专家和青浦区博物馆副馆长王辉,表示存疑。 “目前已知的孔子衣冠冢,就已存在山东曲阜等多地。只能说是上海唯一,是否全国‘唯一’很难说。 ”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