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出版百余万字文物考古之旅
82岁老人在电脑上用“全拼”写出百万字著作
燕赵都市网驻沧州记者 李家伟文/图
2月2日上午,沧州市82岁的王敏之老人抚摸着不久前出版的上、下两册《沧州考古录》,脸上流露出微笑。经过多年的苦心积累和孜孜不倦地搜集、整理、研究和考证,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沧州文物考古之旅三部曲”。从《纪晓岚遗物丛考》到《狮城探秘》,再到刚刚出版的两册《沧州考古录》,这位老人靠着一股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种深沉的使命感,自己在电脑上用“全拼”一个字一个字地完成了这共计百余万字的浩大“工程”。
40万字“新作”探索沧州古老文化
王敏之1947年在河间参加工作,1959年在天津接受了专业的文物考古培训。1976年他从泊头文保单位调到沧州,从事文物管理工作。从那时起,他就将自己的一生与这片土地上的文物考古工作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沧州考古录》(上、下册)全书共40余万字,分5卷,共64节,附图约300幅。这套书是王敏之“文物考古之旅”系列作品的第三部,也是老人的一部“新作”。这套书专门介绍和探索沧州全市境内在20世纪发现的历代遗存,其中包括古代遗址、古代墓葬、古代建筑、窖藏文物以及征集、捐献、拣选、收购和在地面采集的历代文物。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套书可以说是对20世纪沧州地区探索古老文化的“小结”。
王敏之说,从20世纪后期的考古发现得知,在沧州大地,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已在4000年以上,说明先民们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已经定居下来,繁衍生息,绵延不断。据文献记载和多年来的发现来看,在沧州所辖境内,不论在已成为城市的区域内,或在农村的宅院中,还是在广阔的田野里,在地上、地下,都有大量的历史遗存,不仅各类繁多,而且具有历史价值。但遗憾的是,经过历代频繁的战乱和自然灾害,已使大量遗存遭受到严重的损毁或淹没,其中有些很有价值的文物,皆因人为的破坏,早已荡然无存。《沧州考古录》正是在此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考古发掘和文献检索到的、大量的、现在仍然存在的或曾经存在过的部分文物古迹,进行梳理、介绍和初步探索,他想通过这套书留下一些有价值的、罕见的沧州史料。
“退而不休”出版百余万字考古作品
82岁的王敏之是中国考古学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会员、省文物考古学会首届理事、沧州市文史研究会会员等,他已经退休多年。但正是在他退休后的几年里,这位老人却持续发力,完成了三部“文物考古之旅”,共计百余万字。
2004年,王敏之出版30余万字的《纪晓岚遗物丛考》,收录了有关纪晓岚的鲜为人知的多种珍贵文物图片资料,对其遗迹、遗物作了详细介绍和考证;2008年,王敏之出版30余万字的《狮城探秘》,对沧州的历史沿革、周围郡县及沧州古城的诸多方面进行了介绍了考证,对沧州铁狮子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研究。不久前,他又出版了40余万字的《沧州考古录》。
为了完成自己这浩大的“工程”,这些年来王敏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除此之外,他从年轻时就养成的积累资料的习惯让他受益匪浅。更令人佩服的是,这位八旬老人至今头脑清晰,自己坐在电脑前用“全拼”写作,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出百万作品。在他的名片上,还专门印上他的“E-mail”。
“不能切断我们的根”
“沧州文物考古之旅三部曲”是王敏之20年前即已埋在心底的宿愿,经过20多年的苦心付出,他终于完成心愿。对此,这位老人以“这是一个公民应尽的一点义务”来予以“总结”。
但在这“一点义务”里,却饱含了这位老人为之奋斗一生的对文保工作的热爱和与之相伴的深深的忧虑。王敏之说,一个地方,应该有这样一些文物考古方面的读物,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全新的沧州我们要面对,古老的沧州我们也要铭记,特别是在现在这样一个生活和工作节奏不断加快、对于物质的追求明显压过对精神生活追求的时代背景下,就更需要有更多人能沉下心来打捞、梳理那些历史长河中的珍珠,让人们能够清晰地明了自身的“根”在哪里,更多明了这片土地的真相。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