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举办乾隆陶瓷品味展

明 青花梵文盘-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明 青花梵文盘
南宋 青瓷龙纹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南宋 青瓷龙纹洗
钧窑 天青海棠式碟-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钧窑 天青海棠式碟

  本报讯 近日,“得佳趣——乾隆皇帝的陶瓷品味”展览在台北故宫开幕。“得佳趣”为乾隆皇帝鉴赏玺印,其印文的意涵为从鉴赏文物中感受美好的视觉经验与乐趣。

  清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1736—1795),退位之后又当了三年的太上皇。在位时,他曾经亲自考订文物,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置清宫典藏。特别是分别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和渖阳故宫、热河行宫,与南京博物院中的传世藏品,因多数皆可追溯出乾隆皇帝亲手典藏的痕迹,而反映出他鉴赏文物的经过。

  本次展览透过有迹可循的鉴赏印记,展出台北故宫典藏镌刻乾隆御制诗的陶瓷和能与陶瓷图册对照的作品。藉由乾隆皇帝御览陶瓷的轨迹,了解他的鉴赏品位。整个展览分成两个单元:第一单元“以诗为记”,主要展出该院所藏刻诗陶瓷;第二单元“再现品味”,展出陶瓷图册中所画的瓷器。

  “以诗为记”单元中,因御制诗旨在传达乾隆皇帝对陶瓷的历史知识、鉴赏观,以及寓意其中的处世与为君之道。这些他所观察到的表象特征与他所理解的窑口,都体现出他对于不同属性陶瓷的观感。以今天的陶瓷史视野来看,经过乾隆皇帝御览鉴赏刻有御制诗的陶瓷,明显流露出他对于名窑作品的选择,深受晚明陶瓷鉴赏观所影响。

  展览第二单元“再现品味”,因清宫留存的陶瓷图册,是乾隆皇帝降旨绘制,故也能视为鉴赏记号,印证画中瓷器经过乾隆皇帝御览观看,以及鉴赏的看法。

  总之,藉由具体的鉴赏印记,可以了解乾隆皇帝把陶瓷当作宣传个人艺术品位和施政理念的媒介,其最大目的应该是想要藉此粉饰搜求藏品的举动,以建立个人的圣王形象。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