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市场的超级收藏家

  过去三年里,全球拍卖市场最大的转变之一无疑是中国大陆收藏家的崛起。对名画、美酒、手表及古董的追捧已让他们摇身一变成为全球顶级买家。

  尽管中国每年都会出现一些有抱负的新收藏家,但对收藏家市场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一小部分“超级收藏家”。他们是每年花费上百万元吸纳中国传统和当代艺术品的超级富豪。他们即推崇其所青睐的艺术家,也助推着张大千、齐白石这样的现代艺术家和张晓刚(微博)、曾梵志、岳敏君这样的当代艺术家作品价格攀升至数百万美元。精日传媒日前报道,尽管张大千和齐白石在海外的名声远不及国内,但他们已赶超毕加索和沃霍尔,成为2011年全球艺术拍卖市场的佼佼者。

  除了对中国艺术家的身价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外,超级藏家扮演的最有趣的角色也许是对购买力不是很强的新收藏家所做的引导。对中国艺术知之甚少的新收藏家通常会遵循像刘益谦和其妻子王薇以及汽车大亨杨斌的经验。近日,《华尔街日报》对杨斌的收藏轶事做了报道,谈论他对其富有朋友圈的影响,而这也体现了超级藏家作为买家和市场趋势引领人的双重角色。

  现年54岁的杨斌是北京最大的汽车经销商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新收藏家的代表。过去十年,杨斌收藏了近千件当代艺术大师的作品,如陈逸飞的“ 浪漫主义”系列和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等。杨斌的艺术品收藏组合成为当地顶级藏家和交易商追踪的对象。他在北京赞助了包括其妻子所管理的前卫艺术画廊。去年,杨斌开始进口和再出售像波尔多这样具有收藏意义的葡萄酒。杨斌3万瓶葡萄酒收藏的大部分存储在北京以外的一个地窖里。在杨斌的朋友圈里,也不乏有杨福东、曾梵志和季大纯等艺术家的画谜。北京Pékin Fine Arts当代艺术画廊总监Meg Maggio认为:“在中国,对于这些超级藏家而言,仅仅富裕是不够的,更重要地是创造极致的生活方式,获得一切美好的事物。”

  岳敏君在拍卖场上深受收藏家青睐

  中国新兴的收藏群体不断助长着一、二线艺术家的身价,他们对将资产多样化的渴望也助推了各种艺术金融产品的涌现。中国投资者在近几个月成立了至少八个艺术基金,意在购进最优质的艺术品并从转售中牟利。截止2011年11月, 中国共有70多个艺术基金,总市值达57.7亿元(约9.15亿美元)。《华尔街日报》指出,艺术基金在中国以外的世界其它地区只有约20个。因而,艺术基金在中国的发展是显著的,也是值得紧密关注的。对于那些有影响力的并期待和朋友一同成立艺术基金的收藏家而言,这尤为重要。

  (编译/陈蓓)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