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第六次全体委员会议在京召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月4日至5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第六次全体委员会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北京市副市长陈刚等领导,两院院士周干峙,著名文物保护专家谢辰生、罗哲文等专家,以及11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及350个名镇、名村的代表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的召开正值我国经济转型、文化复兴、城市化建设转型时期,名城委今后的责任更重大,使命更加光荣。仇保兴强调,名城委要汇集各地的经验,整合学术的力量,借助经济的支援,献计于高层决策,谨防集中力量办出有偏差、有损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事情,要服务于基层,使城市建设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健康。
  
  单霁翔在会上指出,自1987年成立以来,名城委已经走过近1/4个世纪的路程。这是一段非同寻常的路程。在这个过程中,城科会、名城委一直满怀激情地艰苦努力,团结全国同行,提出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鲜明观点,对促进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对于这一时期的文物保护工作,可以用“寻找与守望”形象地概括。文物部门不断地拓展原有的理念,不断地汇集文化遗产资源,不断地把它们融入当今的生活,促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更有特色。面对大规模的城乡建设的挑战和矛盾,文物部门捍卫《文物保护法》,捍卫文物保护工作方针,一方面逐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物保护法规体系;另一方面,不懈地和违反文物法规、破坏文物的犯罪行为进行斗争。单霁翔呼吁对于已经失去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地域特色,已经沦为平庸城市的“名城”应该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除名;对于破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责任者应依法惩处。单霁翔强调文物保护应该继续坚持和弘扬时代传承和公众参与。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文物保护,最重要的不是资金,而是人才和科技支撑。城市规划建设和文物保护领域应该更加联合,打破行业的、专业的隔阂,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跨行业的合作,将包括文物保护在内的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针对近年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周干峙用欧洲城市化建设的鲜活例子告诫,不要害怕暴露矛盾,将困难看成发展的动力,将矛盾看成发展的机遇,在实践中认真研究,积极面对,找到将保护和发展统一起来的办法,走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名城委第六次全体委员会议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今后的工作思路,部署了近期各项任务,选举产生了由北京市副市长、中国城科会副理事长陈刚任主任委员的新一届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名城委在今后工作中要进一步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方针和法律法规,围绕名城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中心工作,普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知识、传播科学的保护理论与方法,提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全民意识,促进文化遗产和经济社会相辅相成,坚持不懈地为传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作出积极贡献。(中国文物报 记者郭桂香 邵军/摄)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