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江油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地震灾害受损可移动文物修复项目》完成与验收

  2010年9月,四川文物考古院与江油市文管所签订协议,承担江油市文物保护管理所5.12地震64件受损馆藏文物的修复任务(青铜器1件、石器1件、瓷器45件、陶器17件)。此次修复的文物病害情况独特,与出土文物和其他馆藏文物的病害有较大的区别,并且在地震中受损非常严重,有些瓷器被打碎形成100多块,给本次修复带来极大的难度,也对我们的修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鉴于该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接到工作后,院领导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文保中心全体成员召开工作会议,成立《江油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地震灾害受损可移动文物修复项目》的项目组,组长冯陆一,技术负责人樊斌,杨晓邬、韦荃为技术顾问,文保中心其他工作人员为项目组成员。项目组认真分析研究了文物的实际病害,根据修复方案和修复协议,针对每件器物的损害状况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首先对文物进行了照相、登记。根据文物的破损情况建立修复档案,用去离子水对其清洗后,对文物逐一进行修复。在修复过程中,对青铜文物残片进行拼对,焊接与粘接,用环氧树脂补缝,打磨修整,作色做旧;对陶瓷文物进行了清洗、拼对、粘接、补缺、填缝、作色、绘画、上釉等修复。全体项目组成员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放弃了休假,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经过近一年的共同努力,于2011年10月15日完成了64件文物的修复工作。并将文物装入囊匣,完成竣工报告等撰写工作。其中部分修复好的文物参加了江油市李白纪念馆所举办的“5.12”大地震灾后重建成果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部分器物修复前后对比照片

  2010年12月15日,四川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江油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地震灾害受损可移动文物修复项目》竣工验收。专家组及省文物局、江油文物管理所相关领导对修复成果进行了现场考察,在听取修复项目组的技术工作报告后,一致认为该项目合同约定的修复内容已全部完成,工程质量优秀,所修复的文物符合文物保护和修复的原则与标准,项目合格。(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拟稿:冯陆一 核稿:谢振斌)

 

 

 

 

 

 

 

                                                           
  拟稿:冯陆一                                    核稿:谢振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