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件红山文物”真相调查

深冬的北京,亚运村慧忠北里大街上行人匆匆。

若不特别细心,即使是当地的居民也不会注意到,位于108号楼的“北京人类人文龙坛博物馆”(下称龙坛博物馆),玻璃大门和门口两侧的墙上,被红色油漆喷上了歪歪扭扭“停业”的字样。

让人感叹的是,一年前,就是在这栋大楼里,创造了中国博物馆的诸多之最:馆长最“牛”,馆藏“文物”最昂贵、最古老、最神秘……

当然,还有一个是——寿命最短!

神秘的“博物馆”

走近门口上方悬挂着“龙祖凤宗”匾额的龙坛博物馆,记者发现,虽然马路上行人熙攘,但基本上没有一个前来参观的游人。谁又知道,这个被冠之以“炎黄起源第一博物馆”、“人类文明艺术第一博物馆”等十三个“第一”的博物馆,门票曾卖到300元一张。

走进博物馆,记者发现,一层近2000平方米的大厅里光线昏暗,大窗户都拉着窗帘,没有一件文物,只有很多空空的玻璃壁橱。大厅的右侧亮着两三盏小功率的白炽灯,昏黄的灯光下,几名保安正围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侃大山。

50多岁的刘志宾,现在是这个大楼的“当家人”。一见到记者,他便大倒苦水:“博物馆落到现在的地步,一是因为堆满了没用的箱子,二是黄康泰雇了一些人和三辆车,堵着前后门。”

在大楼的二层、三层和地下一层,记者看到地上堆放了近3000个被刘志宾称为“没用”的箱子。按刘的说法,这些铝白色箱子里,装的全部都是黄康泰的个人藏品。

“因为这些箱子,黄康泰堵着大楼,不让我们拉走,可不拉走就没法重新营业。”刘志宾说。

刘的老板张继文,是北京麟铂雅宣文化发展公司(以下简称麟铂雅宣)的大股东和法定代表人。麟铂雅宣所在的大楼是其从北京华汇房地产开发中心租来的,租期从2007年开始,期限为20年。

然而,正是因为张继文与黄康泰的一纸股权转让协议,让麟铂雅宣租下的大楼变成了黄康泰的龙坛博物馆。

也正是这纸协议,曾经让大楼盛极一时,如今却又惨不忍睹。原来,2009年的10月8日,张继文、宋建设(麟铂雅宣的另一股东,现已全权委托张处理相关事宜)二人与黄康泰签了股权转让协议,张、宋将麟铂雅宣作价2.66亿元,将其全部股权转让给黄康泰。

协议中还有与大楼有关的房屋租赁的内容。按照协议,该大楼的租期从2009年7月15日开始,由黄康泰向张、宋直接支付18年的房租,共计1.44亿元,所有租金须在2010年8月31日前全部支付完成。

股权与房租相加,黄康泰应向张、宋合计支付4.1亿元。

2009年10月15日,黄康泰在与张继文签订了另一份担保协议之后(担保物包括博物馆内存放的,系黄康泰所有的全部玉器及收藏品),正式“入主”麟铂雅宣的大楼,并开始筹建龙坛博物馆。

2010年3月17日,也就是民俗中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那天,龙坛博物馆正式开馆。

然而,直至2010年10月,黄康泰一共才向张继文其支付了2500多万元。张继文多次找黄康泰索要余款,黄康泰都作出保证和承诺,要全额支付股权转让款和房屋租金,但均未兑现。

直到2011年1月22日,张继文不得不请求华汇房地产开发中心停止了对大楼的供电,迫使博物馆停业。

2011年1月24日,张继文带领麟铂雅宣的员工“发起总攻”,将黄康泰的人员强行赶出博物馆,“夺回”了大楼的控制权。

事后,黄康泰的妻子胡凤彬也在告知书上签了字。于是,黄康泰的近两万件个人藏品被装到了箱子里,张继文打算把这些收藏品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以期大楼能够重新营业。

但是黄康泰在被赶出大楼后,旋即雇用了一批人,找了一辆越野车和一辆房车堵住大楼的前门,另找了一辆MPV商务车堵着后门,致使夺回了大楼的张继文仍然无法营业。

随后,麟铂雅宣公司分别以合同纠纷和排除妨害为由向北京市朝阳法院起诉,要求与黄康泰解除合同,并赔偿麟铂雅宣约1亿元损失。

虽然其中的一个案子法院已开庭,因为没有判决,大楼里麟铂雅宣的保安和楼外黄康泰一方的人就这样一直对峙到现在。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