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秋拍总成交率为87%

  昨日,2011年西泠印社秋拍以87%的总成交率落幕,历经4天的跨年度秋拍也告一段落。尽管秋拍标志着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调整期,但依然不妨碍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国内多数拍卖公司的秋拍总成交额较春拍虽有所下降,但与去年秋拍相比,仍然大幅增长。以西泠为例,2011年度历届拍卖会的成交总额,与2010年度同比增长率为48%。


  西泠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镜清认为:“艺术品市场的涨跌波动体现其自身规律,而这种波动式的发展对市场更趋成熟具有推动作用。这次调整会让大家更理性地参与市场,会促使人们更注重作品的艺术价值本身、更注重其文化涵义、更注重艺术在生活中的渗透。”


  从春拍的暴涨到秋拍的调整,大家也发现,无论怎样的市场,能够体现艺术家水准的精品总是“岿然不动”。譬如古代书画精品,由于其稀缺性,体现出了非同一般的抗跌能力。这令众多圈内人士开始反思此前被猛炒的艺术品投资价值,而重拾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


  由于充分发掘艺术价值,西泠本次秋拍并未呈现之前某些公司秋拍中呈现的“寒意”,藏家对艺术品的热度并不见减少。尤其是西泠的强项古代书画,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代表艺术家水准的、价格又能被更多人接受的拍品受到广泛关注。近现代书画版块中,黄宾虹、吴湖帆等诗书画印俱佳的艺术家作品表现平稳。此外,独具西泠特色的西泠印社部分社员专场成交率为89%。


  而文人气息强烈的西泠印社首届田黄石、首届明清竹雕和首届历代紫砂盆专场,分别创出95%、91%和100%的成交率。这3个西泠今年新推出的专场,再次代表了西泠寓藏玩于生活,通过拍卖来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理念。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