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紫檀一货两卖引纷争

  本报讯 (倪中月 陈琼珂)国外卖家“一货两卖”,当5个集装箱总价值15万欧元的紫檀从非洲运抵上海,却来了两位国内的提货人,谁才是货物的主人?昨天下午,上海海事法院法官通过精心调解,最终对这批非洲紫檀进行分配,并以抽签和竞价的方式确定了货物的归属,两位收货人在法庭上握手言和。

  上海檀坛贸易有限公司与美康中成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均在非洲马达加斯加从事红木进口生意。2009年5月,马达加斯加籍商人格雷古瓦分别与檀坛公司、美康公司签订买卖合同,约定从马达加斯加出口5个集装箱的紫檀红木。檀坛公司与美康公司都向格雷古瓦支付了货款,并取得涉案货物的原产地证书及检验检疫证书等。

  2009年12月27日,5个集装箱的红木运抵目的港上海,檀坛公司与美康公司都来提货。无奈,承运人只能将该批货物暂放在码头堆场。此后马达加斯加全面禁止红木出口,红木市场价格飙升,致使两家中国公司不惜代价争夺货权。

  为捍卫自己的权益,两家中国公司分别在上海海事法院起诉承运人,要求取得货物;同时也分别在马达加斯加当地法院起诉国外卖家。为维护国内买家合法利益,一揽子解决涉及中国、马达加斯加的多起诉讼,承办法官多次通过越洋电话与国外当事人沟通,并与各方当事人分析法律风险、诉讼成本、经济形势等。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终于促成当事人各方达成调解协议:檀坛公司取得3.5箱提货权,美康公司取得1.5箱提货权。但由于5箱货物在品质、重量上稍有分别,且一箱货物不能做到绝对均分,因此,在货物分配问题上,承办法官采用抽签和竞价的方式,由美康公司先抽取1箱,檀坛公司再抽取3箱,剩余1箱通过竞价由出价高者获得。

  在法官的主持下,通过“抽签、竞价”程序,美康公司以350万元的竞价获得最后1箱货物的提货权。纠纷顺利化解,各方当事人均表示满意。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