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谦文征明起了个好头西泠秋拍昨开槌,古代书画专场成交率颇高
昨天,西泠印社2011年秋拍在杭正式开槌。
尽管今年秋拍市场的回落与“调整”早已是不争事实,但作为本年度大型艺术品拍卖会的收官之战,本场拍卖依然获得高度关注,更是出现了秋拍罕见的座无虚席的爆棚场面。
开拍首场,西泠就亮出了自己的强项——古代书画,并以86%的高成交率,振奋市场信心。
调整中的市场是一份考卷,考验的不仅是作品的真正价值,还有市场人士对艺术品的“忠诚度”。
古代书画专场,现场座无虚席,成交率颇高。相较此前部分北方大型拍卖公司的书画专场,暖意明显。这也是总经理陆镜清的成功策略:“信心对市场非常重要,大家口袋里并不是没钱。”
今年,西泠依然坚持“选择当下市场能够接受的题材和价格”。而从昨天看来,古代书画部分,高价拍品数量减少,几万块钱的拍品比比皆是。在趋冷的大环境影响下,藏家出手显得理性而克制,昨天以最低估价成交的作品数量不少。
当然,具有较高艺术价值、代表艺术家水准、价格又能被更多人接受的拍品,依然受到追捧,尤其是赵之谦等金石大家的作品。
譬如,古代书画图录的封面是一幅起拍价500万的赵之谦作品《异鱼图》。估价虽然不高,但作品能够代表赵之谦一生的艺术水准,代表海派的艺术理念。经过数轮竞价,《异鱼图》最终以1150万元成交。
此外, “吴门画派”代表人物文征明的《辋川别业图》以2300万成交。此作为文征明耄耋之年所作,代表了成熟的吴派山水的艺术特色。
从春拍的猛涨到秋拍的调整,这样跌宕不仅洗练了市场,也让真正怀着喜爱之情而非投机之心的艺术品收藏者浮出水面。
昨天记者遇到江苏省南社研究会的潘慈中先生,这次他送拍了几件自己珍藏数十年的名人手札,其中一件徐悲鸿与廖静文的书信,是他在上世纪80年代花费三个月的工资购买的。
送拍后,他有些后悔,昨天到场观战,甚至忐忑地希望“不如流拍吧”,“因为心里总是有点犹豫,觉得这些东西和自己有缘分,应该留下来好好保管。”
还有许多艺术品爱好者奔着首届明清竹雕和首届紫砂盆专场而来。200多件拍品,绝大部分是几千元的价格,非常适合工薪阶层。
目前国内大型的拍卖公司中,很少有公司拍卖几千元钱价位的拍品。陆镜清认为:“价格不能完全体现拍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历史积淀。市场需要更多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内涵和艺术价值,同时又能让更多藏家买得起的艺术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