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行捡漏:钱多人傻时代已过去
在经济下行时期,除了实体经济遭受牵连,作为“可有可无”的艺术品,受宏观经济的影响更是明显。2011秋季拍卖会,国内各大拍卖行表现平平,虽传统书画仍掀不少新纪录,但大部分藏品成交价远未达到市场预期,不少藏家感叹:今秋去拍卖现场的人,是去“捡漏”了。
去拍卖会“捡漏”
文/程香
自今年11月开始,国内包括港台地区各大拍卖行拉响了秋拍大战。和往年相比,今年的拍场氛围明显较为凝重。
11月12日晚,中国嘉德(微博)推出了备受瞩目的“姚黄魏紫——明清古典家具”夜场专拍,汇聚了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数量最多、品种最全、质量最精、拍品等级最高的古典家具,其中,多件重器引起藏家热烈关注。但拍卖结果却在很多人的预期之下:两场总成交2.3亿元人民币。紫檀、黄花梨专场成交率分别为34%和45%。
尽管现场人满为患,站的地方都紧张,但现场举牌总体不够踊跃。成交价格与期待值不尽人意。一些业内人士拍后情绪比较低落,甚至有人认为古典家具拍卖行业的寒冬即将到来。
有藏家去完拍卖现场,回来在微博感叹:“不足50%的成交率!2点3亿的低流水!超千万成交的仅仅5件,其余估价过千万的20余件尽皆流拍。勉强落锤的,多数也是刚刚达到估价的下线……嘉德秋拍家具专场,悲凉谢幕。”
尽管眼下还有近半秋拍尚未上演,但“有点冷”的趋势已成定局。那么,藏家、投资者如何分析拍卖现象,并及时判断形势,为下一步收藏投资甚至是“捡漏”做好准备呢?
2011秋拍遇冷
6月1日,香港佳士得春拍,很多封面级或者是几千万级别的拍品流标,说明整个大气候已经开始进入了一个让人觉得比较担忧的状态。2011香港苏富比(微博)秋拍“玫茵堂”专场再次成为焦点,成为所有行业人士关注的风向标,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北京秋拍的情况。
雅昌艺术网藏友写道:当天我看到现场,几乎认识的人全来了,行家、收藏家、拍卖行等全到齐了,其实目的就是想看看市场到底有多好或者有多坏,结果我只能用“平淡”两字形容,现场的气氛是很压抑的。全场非常安静,然后举牌的人也是静悄悄的,整个拍卖会好像在一个很压抑、很浓重的气氛里举行,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匡时拍卖董事长董国强(微博)表示,之所以2011秋拍会引起大家的讨论和关注,会出现市场衰退论的说法,进入到所谓的价格敏感期,是因为艺术品市场已经持续地增长了2~3年的时间,不管是收藏家、拍卖行、大众还是媒体舆论,大家的神经绷得比较紧,市场有一点的风吹草动,就会引起大家的反应。
董国强认为,其实艺术品拍卖是一个小众的圈子,随着这个小圈子的发展,尤其是媒体舆论过多的对于天价拍品的报道,使得社会越来越关注艺术品拍卖,也会有大量的闲散资金流入到艺术品拍卖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基金的加入,这也是有利有弊的,好的一方面是大量的资金注入,使得这个市场可以正常的运作,反作用则是一些不利于市场规范的现象发生,造成艺术品拍卖成为众矢之的。遵循自然法则,优胜劣汰,艺术品市场经过慢慢的沉淀,会逐步走向成熟的。
市场专家龚继遂则表示,今年嘉德的古董家具专场,与其之前两个黄花梨家具专场都取得非常圆满的成交结果有关,这样的拍卖结果使这个专场的卖家都纷纷要求把估值调高。而这是违背拍卖业低估高卖的规律的,所以会导致大面积的流拍。他还指出,这种大面积流拍也说明卖家心理价位,他们也可以承担非高价不卖的商业结果,表明这批拍品已经完成了从行家到富裕的艺术品投资人的转手,所以那些卖家并不急于套现。
“钱多人傻”时代已经过去了
“和金融危机时期一样,并非市场完全没钱交易,只是在资金紧张的时候会更谨慎。”台湾著名收藏家、寒舍艺术中心董事长王定乾在日前结束的上海收藏论坛上如此分析。
王定乾认为,今年春拍形势过好,在乐观的形势之下卖家期望值过高,都以为最高点是今年秋拍,所以造成了流拍、观望等结果。“此前一两年艺术品市场呈现出的‘钱多人傻’、‘逢拍品就举牌’等现象太过疯狂,是到了对急功近利之举进行反思的时候了。”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2011秋拍相对低迷,主要因为这几个方面的原因:
经济形势,整个大环境非常混乱,资金链的断缺,使得大家投资更加谨慎,捂紧自己钱袋子的人越来越多。
拍品起拍价过高。2011东南拍卖的当代古典家具专场,图录内的估价,本应为成交价区间评估,但在拍卖现场,直接将估价作为起拍价,这直接影响到竞拍者的举牌积极性。这个状况拍卖行有责任,但送拍者的责任更大,致使拍卖行骑虎难下。
拍品数量相对过多。和往年相比,今年秋拍古典家具专场增多,且重器频频。以往两三年才见得到的一件重器,今年在一场拍卖会就能见到多件。“物以稀为贵”的心理,在珍品过多时反而无从选择,观望中已错失举牌机会。
古典家具拍卖场次频率过于频繁。同样,与往年相比,2011古典家具拍场次数增加不少,往好的方面看,这意味着古典家具拍卖的日趋成熟,从反面看,这样频繁的拍卖场次和拍品数量直接打击了真正藏家的竞买积极性。反而助长了投机炒作热捧的机会。当资金链受到影响时这些炒作资金不见了踪影。而真正的藏家会被这种状况影响左右到情绪,怎么还能踊跃举牌呢?
冬天里释放的乐观信号
尽管成交率不尽人意,但纵观2011秋拍,整个秋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种悲观,更没有重现2008年时艺术市场的急剧下跌,整个市场仍在不断的恢复过程中。佳士得秋拍更是释放出这样一个信号,很多新资金的进入使得艺术市场具有很大的潜力,这在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中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古典家具方面,“姚黄魏紫”虽然有大幅度流拍,但其5件高价成交的拍品也有其指标意义,它们分别是:一、从恭王府中流出的清代宫廷御用家具“清乾隆紫檀雕西番莲‘庆寿’纹宝座”,以5750万元夺冠;二、“清紫檀龙纹御案”,以5520万元高价成交;三、前美国加州古典家具博物馆旧藏“明末清初黄花梨顶箱柜成对”,以2990万元成交;四、同为恭王府旧藏的“清乾隆紫檀高束腰蕉叶云蝠纹三弯腿带托泥香几成对”则以1265万元成交;五、“明末清初紫檀四柱灯笼锦围子架子床”以1150万元成交。嘉德古董家具的主管乔皓在拍后表示,还是几件东西拍到位了。不过他又说不会再把宫廷家具送到拍卖场。他表示对一些顶极藏家而言,他们在今年秋天错失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一位藏家在日记中写道:这种状况下,如果你有眼光和实力,倒是出手买进的好机会。嘉德“姚黄魏紫”拍卖中,那位556号竞买者是最大的赢家,用了相对很少的资金竞得山中商会图录及几件精品。我本人也很顺利的竞得2593号拍品。本来想以80万能拍到这对-王世襄先生著录原美国加州博物馆的一对紫檀小几就不错了,结果42万就敲给了我,如果在前两场这是不可想象的价格。
经济下行趋势下,以往高不可攀的拍卖价,反倒变得亲民。有心的藏家不必费心去民间千辛万苦地搜罗珍品,去拍卖行碰碰运气,“捡漏”不再是几十年前的好事了。
虽然拍卖成交的数量不理想,但是成交额没从没下降过,说明好的藏品还是维持本色的价格。从今秋的拍卖形式我们也可以看出,市场并未萎缩,而是更加趋于精品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现在不像以前,什么人都进来参与,不懂行的、投机的、投资的,拿着钱进来毫无顾忌地买,市场好像很热闹,其实市场的中坚力量、中流砥柱还是这些真正懂行的行家和收藏家。
市场走过这么多年,已趋向专业化、理性化,留下来的是真正的藏家,他们看过了、买过了好的东西,他们愿意出高价,但是对藏品的要求也会很高。当热钱褪去,我们看到的是市场真实的规模和需求。这也对当代古典家具制作企业今后的定位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