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秋拍让艺术融入生活

  12月30日至2012年1月2日,西泠印社2011秋季拍卖会将在杭州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三楼世贸厅开槌。这也是今年秋拍的压轴大戏。今年秋拍行情总体平淡,观望者多,出手者少,“流拍”成了这一季最频繁的词语。面对如此“萧瑟”氛围,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镜清近日在沪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早在春拍后西泠就已经做好了市场调整的准备,而挖掘各种新专场正是对策之一。本次秋拍他们将新推三个新专场:田黄石、紫砂盆和明清竹雕专场,旨在延续西泠的文人情怀与生活雅趣主题。


  田黄石专场将推出印章一百多方,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史无前例。其中包括王定雕田黄石博古钮对章、陶白藏的田黄石素方章,西泠大家吴昌硕刻狮钮田黄石、张均衡自用印和赵之琛的闲章“浩气横秋宅”和方章“伯鲁翰墨”也将现身其中。


  陆镜清不赞同以价格论英雄,“不少拍卖公司喜欢强调价格,但西泠更强调的是文化,‘以文会友’。 新开辟的专场,尽管拍品的价格不是很高,但这符合西泠的一贯风格,文人雅玩,让艺术融入生活。就像红山玉,当年只是器物,但到现在看来,都是艺术品”。


  在陆镜清看来,目前的高流拍率很正常。“流拍率高,说明艺术还没有融入人们的生活。一件拍品,价格高达几千万甚至上亿,有几个人能够接受得了?没有普及意义。西泠的紫砂盆专场,甚至有三千至五千元的拍品,普通人完全能够接受。这个市场需要一些接受度高,具有普遍性的艺术拍品,给更多藏家提供能够买得起的拍品。”陆镜清认为,市场的成熟度,不是用单件作品是否拍出天价来衡量的,而是看艺术是否能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