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化义工流失问题凸显
青岛市博物馆注册志愿者有600多名,53岁的张新平是其中一位。
今年12月初,张新平被青岛市博物馆授予“2011年度优秀志愿者”称号,这也是她第四次获此殊荣。
张新平是青岛市某招待所的一名退休职工。12月14日,张新平接受采访时说,2008年3月的一天,她退休不久,从电视上看到一则招聘信息,青岛市博物馆计划招收一批文化志愿者。没想到的是,这则招聘信息改变了她退休后的生活。
2008年,经过报名、面试、考核和培训,张新平正式成为青岛市博物馆《明清彩瓷》展厅的讲解志愿者之一。上岗前,青岛市博物馆为他们安排了为期一周的培训,由馆内专家传授文物知识、讲解技巧、服务礼仪等内容。
张新平在接受博物馆的系统培训之余,开始自学,买了10多本有关瓷器的书,上网查资料。通过学习,张新平熟悉了明朝早期、中期、晚期瓷器工艺的不同特点。
听着她熟稔而专业的讲解,有的观众惊讶地问:“你是不是历史老师呀?”观众的赞美,让张新平很开心。
志愿者、青岛科技大学大二学生姜凤姣接受采访时,声称自己是张新平的“弟子”之一。刚迈进大学校门时,她就加入了学校的志愿者协会,参加了几次学校和博物馆共同举办的活动后,她报名并如愿成为市博物馆的正式志愿者,跟张新平学讲解。
青岛市博物馆开放教育部主任赵笋介绍,馆里的志愿服务活动始于2003年,起初志愿者只有两名。大规模招聘志愿者是在2008年6月博物馆开始免费对公众开放之后,志愿服务工作同期纳入正轨,现在,已有上千名志愿者提供过志愿服务。其中,有退休人员,也有在校大学生,还有美国志愿者,年龄最大的70多岁。服务时间从每周二到周日,每人半天,每天至少6名志愿者在岗。
少有人能长时间进行志愿服务
“博物馆免费开放后,每年参观人数达30万人次,平均每天有1000多人入馆参观。这些志愿者成了文物讲解的生力军。”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隋永琦说,博物馆的文化志愿者和社区志愿者不同,由于扮演着联系参观者和博物馆纽带的角色,博物馆志愿者需要有更高的文化素质。
经过3年多的运转,志愿服务的项目也从馆内的义务讲解、木版年画互动制作、咨询引导,拓展到馆外的活动策划、外语翻译、美术设计等。从去年开始,博物馆还组织外国志愿者办起了外语夏令营。
隋永琦认为,作为公益性文化场馆,博物馆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标志,志愿者折射着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文化志愿者的服务质量,已经成为衡量公益性文化场所管理水平乃至一座城市文明水平的标志。
谈到志愿者的管理和服务,欣喜之余,也有令博物馆颇感头痛之处,那就是较长的培训期与人员流失之间的矛盾。“系统地培训一名合格的志愿者需要半年时间。志愿者中,在校大学生占大头。但是大学生自身学习和就业的压力及空闲时间的不确定,使得很少有人能够长时间的坚持到博物馆进行志愿服务,”赵笋说,“好在老年志愿者要稳定的多。”
这种忧虑在张新平和姜凤姣的身上得到了验证,53岁的张新平说,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她打算一直做到65岁。姜凤娇则表示,随着专业课程的增多以及毕业的临近,自己固定时间进行志愿服务已越来越难确定。志愿者的工作需要有不断的新人加入,姜凤姣说,“我身边有越来越多的同学打算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这是好事。”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