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回流古代书画爆冷的启示
在今年夏秋交际的小拍市场,古代书画似乎成为了一个新的亮点。九月中旬北京匡时首次夏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批日本私人美术馆藏古代书画取得了骄人的白手套佳绩,领衔匡时夏拍。其中,王鉴《江干秋色》经过数十轮轮竞价后以920万元成交,另一件石谿《清辉满江》也取得了667万元的佳绩。这样的好成绩,无论是卖家、买家还是拍卖公司都是大呼过瘾。
无独有偶,仅仅相隔一个月的北京保利第16期精品拍卖会中国书画拍场上,可谓大爆冷门。一件仅仅估价3万到5万的乾隆《仿倪瓒山水》经过200多轮叫价,以2357.5万元成交,创下中国艺术品四季精品拍卖的新高。乾隆皇帝留下的御笔作品不胜枚举。由于数量众多,乾隆的书画拍品在市场上少有惊人之绩,这样一件乾隆的《仿倪瓒山水》在一场小型拍卖会上创下如此成绩,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与此同时,另外一件同场拍品郑板桥《竹石图》也以805万元成交,很多古画作品也都高于估价数十倍成交。
小拍市场飘红的情况仅仅是近期投资资金向艺术品市场流动的一个表象。更为深层的原因还是今秋的整体经济环境。受欧洲经济形势影响,今秋经济环境不容乐观,投资渠道变窄,使很多新买家涌入艺术品市场。随着全球范围内的艺术市场在最近几年高速发展起来,大大小小的拍卖成交额加起来多达34亿美元,这的确是艺术市场强劲的一个信号。另外,银行紧缩银根,一些急用钱的藏家被迫低价出让心爱的藏品,使得艺术品市场更加火爆。那些想要出售自己藏品的艺术藏家,可以通过出让藏品获得了可观的收益。就拿今年来说,有440多件艺术品以超过每件100万美元的价格成功出售。这与几年前的艺术市场几乎是天壤之别。最后,楼市股市不好、投资形势不佳,反倒正是资金进入艺术品市场避风的时候。
从今春艺术品市场来看,中国书画,超越了瓷器,超越了当代艺术,占据了中国艺术品交易板块的半壁江山,被更多的藏家咀嚼。根据雅昌发布的2011年春季《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书画上半年总成交额257.28亿元,支撑了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的60.05%,同比增长近8%。高价拍品依旧出现在书画市场,亿元以上的书画拍品就已占据11席。而中国艺术品拍卖前100榜单中,中国书画超越其他艺术品类,占据69席。而高价作品主要集中于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分别占据34席、28席。
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古代书画逐渐成为了新的亮点。当然这也是随着市场的日益发展,买家的不断成熟,古代书画所蕴含的价值才被人们逐渐认知,其价值挖掘与发现也成为必然。今年上半年,古代书画是树立中国书画市场价格标杆的品类。该季拍卖,15件过亿作品中,古代书画共有7件作品入围;此外,在2011年春中国艺术品拍卖前100名中,古代书画占据28席,总成交额为26.94亿元人民币,占今春中国书画成交总额的10.47%。
近段时间出现的抢眼成交价之外,很多都打上了海外回流的标签。据分析,海外作品回流原因不外乎三点:其一是国内拍卖市场的持续高温引发了海外藏家潜入中国市场的热情;其二是市场中新进买家日益增多,而国内市场中精品大多集中于少数藏家手中,这些藏家的出手意愿并不强烈,拍卖行值得转战海外;再加上海外藏家原始收藏的成本较低,亦能有效降低流拍风险。
但藏家们也普遍认识到古代书画市场中不争的事实:市场中流通的古代书画作品质量、水平参差不齐。这种现状促使了个人和机构更加偏向于靠谱的大师级精品,一旦精品上拍,激烈竞争在所难免。而海外回流作品同样也存在着这样的情况。所以我们在选择收藏或投资时还是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时常问问自己:喜欢什么、什么能对自己产生影响。然后再买下作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