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艺术市场回顾

  今年是艺术市场跌宕起伏的一年,开始时像是一趟特快列车,结束时却稍微有些力不从心。尽管拍卖行方面一直到明年才会公布他们的年度销售报告,但从苏富比网站上公布出的数据来看,苏富比今年的全球拍卖业绩上升了12.2%,上涨至49亿美元。从这些数据中还可以看出,7月末之前的拍卖成交额普遍能满足、有时候甚至会超过人们的预期;但从9月份开始,欧洲与英国部分的拍卖成交额持续低于预先估价。这其中虽然也有例外,但是这一趋势表明了欧元区危机已经开始造成损失了。


  除了在拍卖行进行的交易以外,同时还存在一些私人交易——这种拍卖商关起门来进行买卖的现象已经越来越流行了。去年,私人交易在苏富比与佳士得的成交额中占到了10%,达到了10亿美元;在今年的前6个月,佳士得的私人交易份额增长了57%,苏富比的私人交易份额则增长了114%。尽管11月份时有4件估价为1.2亿美元的马蒂斯青铜雕塑通过私人交易成交,但尚不清楚苏富比能否打破在2007年时创下的记录62亿美元,不过应该相差不远。最大的“摇钱树”向来都是现代与当代艺术,与2009年及2010年早期那段经济低迷期相反——在当时,一流的印象主义与现代艺术在占据了统治地位——今年的艺术市场见证了后战争主义与当代艺术的“回归”,尤其是在当代艺术一路攀升的纽约。


  现代艺术市场上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超现实主义作品强势的价格。在2月份时,达利为Paul Eluard绘制的肖像画在伦敦创下了1350万英镑的记录;此外马格利特的一幅纸质作品也创下了250万英镑的记录。在5月份的纽约,一名俄罗斯买家花900万美元买下了比利时画家保罗·德尔沃(Paul Delvaux)的一幅画作;11月时,马克思·恩斯特(Max Ernst)的一幅画作也卖出了创纪录的1630万美元。


  在印象主义市场上,今年最大的失败便是埃德嘉·德嘉(Edgar Degas)估价过高的作品“Petit Danseuse de Quatorze Ans”:它是11月份时在佳士得纽约开拍的,估价2500-3500万美元,最后却惨遭流拍。


  苏富比与佳士得今年成交价最高的作品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与波普艺术。克莱福特·斯蒂尔(Clyfford Still)之前被低估了的作品拍出了6200万美元的高价,罗伊·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一幅卡通风格的画作成交价为4300万美元。据《经济学家》杂志报道,这两件作品均由卡塔尔王室提供了担保,最后也是由他们买走的。


  不过,拍卖行上成交价最高的作品并不是在伦敦、巴黎或是纽约,而是在北京——今年5月,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在北京保利拍卖行拍下了4.255亿人民币。尽管中国艺术市场在稍后可能会冷却下来,又或者是有一些不那么可靠的销售报告,但是当今年的成交分析公布时,我们将会看到中国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与古董市场有多么接近。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