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孟喜元绘陈少梅肖像赏析
平生厌俗气 清华留人间
陕西 丁 卫
在孟喜元先生的中国书画大师人物画系列中,我最喜欢这幅陈少梅。画中的陈少梅神采清逸,不卑不亢,尽现诗书清华之气。
传说有人问唐伯虎的老师周臣,为什么他画的画反不如他的学生唐伯虎,周臣说:“只少唐生数千卷书。”可见读书对艺术造诣的影响之深。陈少梅1909年生于湖南衡山的一个书香之家,名云彰,又名云鹑,号升湖,字少梅。自幼随父学习书画诗文,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陈少梅少负奇才,15岁加入金北楼、陈师曾等发起组织的中国画学研究会,17岁成为名噪一时的湖社画会骨干,21岁作品获“比利时建国百年国际博览会”美术银奖,22岁主持湖社天津分会,成为津门画坛领袖。启功先生曾说:“我比少梅先生虽仅小两岁,但学画时望先生的作品,已如前辈名家,可见他成就之早。”
陈少梅艺术上转益多师,博采众长,从明人唐寅、仇英得其秀逸清俊之气,从浙派戴进、吴伟得其磅礴生动之致,从元代倪云林得其幽淡恬静之趣,再溯源而上,直追宋代郭熙雄健明洁之妙,马远、夏圭遒劲苍润之势。作品功力沉雄博大,足与古贤抗衡,形成了寓秀雅于阳刚的清劲画风,成为晚明以来弘扬北宋绘画最杰出的画家,有“唐寅以后第一人”的美誉,被认为“在近现代画坛上竖立起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1954年9月陈少梅在北京因脑溢血病逝,享年仅四十五岁。陈少梅的英年早逝被公认为是中国画坛之憾事。许多人都说,以陈少梅之才情,设若得享高寿,其艺术成就当不在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张大千诸君之下。
观孟喜元先生这幅陈少梅肖像,笔者心中五味杂陈,浮想连翩,不能不为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英年早逝而哀叹,但转念又想到,若果真少梅先生能得高寿,是祸是福也未可知,以少梅先生之风骨,很难迎合各种政治潮流,能否平安度过“反右”运动及“文革”浩劫就可想而知了。果若如此,我们今天在孟喜元先生的笔下还会见到如此清雅内敛、淡定自若的陈少梅吗?
古今中外,超越完美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往往有一种残缺之美,就像中国有早逝的王勃、潦倒的唐伯虎,西方有断臂的维纳斯、殉情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以此观少梅先生,是幸耶?是不幸耶?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