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美林艺术大展将开幕 呼吁打假

  磨砺十载 韩美林艺术大展将在国博亮相


  十年前,著名艺术家韩美林的第五次个人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十年间,韩美林先生在北京和杭州分别建立了韩美林艺术馆,将自己潜心创作的几千件作品捐给了国家。十年之后,恰逢国家博物馆开馆之年,韩美林艺术大展作为国博百年来举行的最大个人艺术展,即将与大众见面。


  韩美林艺术大展将于2011年12月26日开幕,持续至2012年2月8日,此次大展展陈面积5000平方米,将展出集韩美林先生书画、雕塑、陶瓷、设计等四个门类的新作3200余件。当大家评价此次展览是艺术家的十年磨一剑,而75岁的艺术家韩美林却说:“都说十年磨一剑,而我却觉得剑只能对着我的事业。我十年栽了一盆花,将这一盆花献给大家。”


  韩美林是我国少数艺术大师能够在艺术造诣上涵盖水墨、书法、瓷器、设计、民间艺术等各个门类,他的创作也跨越了传统与当代的创作思路。在山重水复的艺术道路上刻苦砥砺、修行十载的韩美林先生,其视野更为宏阔,进入到大自由和大自在的艺术境界,在辞旧迎新之际为世人带来一场艺术之美的饕餮盛宴。2011年12月19日,鉴于韩美林先生卓越的艺术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为韩美林先生颁发了“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


  此次韩美林艺术大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国美术家协会、清华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韩美林工作室、韩美林艺术馆承办,2011年12月20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司长吴尚之,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冯远,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卫民,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艺委会办公室主任丁杰,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王明旨,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等领导共同出席了发布会并分别致辞。


  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在发言中说:“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以来,即将举办的韩美林艺术大展是第一个艺术家个人的艺术展;明年是国家博物馆建馆一百周年,此次展览业是本馆百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个人艺术展。就这样一个大规模的个展而言无论是策展团队还是韩美林的工作团队都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去年年底,我陪同韩美林先生、覃志刚先生和靳尚谊先生共同参观国家博物馆,韩先生当时就被国博宏伟的建筑所震慑,当时我们就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够在国博举办他的个展,没想到近一年时间我们就实现了我们的许诺,韩美林先生也实现了他的心愿。面对这样的建筑和展厅,通常情况下艺术家的作品会显得渺小,所以近半年来,韩美林先生专门针对此次展览创作了很多作品。”


  韩美林注重年轻人文化培养 呼吁打假


  韩美林先生的发言表现出了一位艺术家的谦恭和单纯,他说:“这个展览是大家检阅我十年来在艺术上的成绩,我向人民汇报。我认为此次展览的宣传不应该宣传我,而应该对年轻人的启蒙教育和艺术教育进行着重培养,希望年轻人在这个展览上感受到我的成长,能够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同时,韩美林先生在发布会上透露,此次展览结束之后将会在北欧、印度、尼泊尔进行展出。另外,韩美林先生在发言中提到了如今的艺术市场中的伪作现象严重,他通过自身经历的种种故事,忠告社会中的造假商们勿再害人。


  新闻发布会上,各位领导与韩美林一起为新作品《吉祥象》揭幕,韩美林介绍道:“展厅中将展出五米高的《吉祥象》,是韩美林去尼泊尔考察之后花费4个月创作完成的作品,风格元素涵盖了中国西藏、印度、尼泊尔、东南亚等各地的元素,主要以佛教题材的题材创作。”


  韩美林官网开通 打造线上真伪鉴定


  为配合韩美林艺术大展,新闻发布会会议举行了韩美林官方网站开通仪式,该网站经过了两年多的准备时间,为全世界了解、欣赏、研究韩美林艺术提供了便捷的平台,对传承风雅,提升大众文艺素养起到积极的作用。雅昌企业集团万捷在开通仪式上发言:“今天,韩美林老师唯一的官方网站正式开通,在这个网站里不仅包括韩美林老师的所有创作作品,书籍和韩美林艺术馆的情况,同时,韩美林老师特别强调如何保护收藏者和爱好者的利益,网站中有韩美林老师作品正式的档案,也有强大的艺术鉴定系统,不仅是在线上,韩美林老师也会亲自帮艺术爱好者进行鉴定。” 之后,韩美林先生亲自启动韩美林官方网站。有关韩美林艺术大展期间系列活动的具体情况,请详见韩美林官方网站www.hanmeilin.com。


  韩美林艺术大展期间将举行《民族文化的现代意义》文化论坛,《传承与超越:我的艺术观》、《天·地·人·艺》艺术讲座,《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各国外交使节观展与交流,《大变革时代与韩美林艺术》理论研讨会等系列活动。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