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行喊热 画廊喊冷

  (记者 刘洋)今年艺术品秋拍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虽然相对于春拍的疯狂,各路专家及有关调查表明,秋拍将遭遇“寒流”,但已经结束的几场拍卖会证明,艺术品市场仍然处于强势。

  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上,各位拍卖公司“大佬”对于今年及明年艺术品市场表现出乐观,并用“火热”和“机遇”总结和展望,但作为一级市场的画廊老板却不这样认为,对于他们来说“寒流”真的来了。

  本届论坛以携“亿元”以运“资本”为主题,分为“市场机遇与历史机遇”、“整合:艺术金融化与金融艺术化”、“方向:产品投资与产业投资”三个议题,但鉴于拍卖市场的火爆,“市场机遇与历史机遇”更吸引眼球。

  北京保利拍卖(微博)董事长赵旭表示,今年春拍来了很多大买家,但秋拍少了很多。不过,由于地产和股票方面很多资金的提前退出,这些资金便从地产投资方面进入了艺术品市场。因此,今年的市场还是非常好。同时,对于明年的艺术品市场,赵旭认为将面临多重组合的机遇。他说:“由于各种艺术品基金的投入,同时很多藏家可能通过置换作品进行套现,从总体而言,我认为明年是个非常好的机遇。”

  中国嘉德(微博)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裁寇勤将拍卖归结为目前最好的艺术品交易形式。他认为:“以前在缺乏艺术品交易中介时期,在海外最好的交易方式是拍卖。到现在尽管人们对于拍卖有很多不同的议论,但我仍然相信这是最好的交易形式。”

  但是,与拍卖公司“大佬”信心满满的未来展望相比,白盒子艺术馆馆长孙永增却认为市场有点“冷”。他表示,局部的艺术品投资,还有一些其他投资很热,就像要感冒一样,一方面觉得身体要发烧;另一方面觉得又很冷。798艺术区、草场地艺术区的一些艺术空间,以及各地的当代艺术圈更多的体会还是“冷”,为什么“热”?因为大家都冲着投资去,都是为了赚钱,目前的市场很不健康。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