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山:韩美林《天书》随感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宣部部长 刘云山
我爱看韩美林(微博)的作品,特别是他的雕塑,大多气势如虹、不同凡响。我爱读韩美林的文章,每每思想深刻、见解独到。我爱听韩美林谈话,常常语出惊人、妙语连珠。今天又见到韩美林的《天书》,更是大开眼界,撼人心魄。独特的艺术灵感和艺术手法,赋予了这些古文字以灵性,使它们变得活灵活现、生动传神,似乎不再是深奥难懂的古文字,而变成一件件栩栩如生的精美艺术品,展示了艺术家个人的功力,也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恒久魅力。其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只能由专家评说、后人评说。
几次看到韩美林先生文章中阐述一个观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仅要有实力,更重要的是要有魅力。中央提出要提高文化软实力,我以为美林先生讲的这个魅力就是软实力,就是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根基,深深熔铸于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之中。中华五千年文明能够绵连不断,中华民族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几经外患而不灭,靠的就是中华文化的力量。《天书》的魅力,自然会为国家、民族的魅力增光添彩。
十七大提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者众众,应者如潮。建设精神家园就要有精神。讲到精神,我倒觉得韩美林先生有一种令人钦佩的精神:从不把经历的人生苦难当作包袱,而是当作精神的财富。我们在韩美林作品中看到的都是乐观进取,都是幸福快乐,都是希望和力量。他说,“我的一万件作品,没有一件是悲观的,没有一件是叫苦的。我这一生受了这么多罪,但在艺术创作中,我就不悲观,就不叫苦,就是这么一条好汉。”乐观豁达、以苦为乐的韩美林总是显得年轻而活力四射,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永不停步。虽年过古稀,仍然雄心勃发,自称“仍处于艺术创作旺盛期”,打算明年继续出版《天书》下册,并计划编撰一部中国文字大典,其奉献之精神让人感动和佩服。对于艺术家来讲,精神比灵气和天才更重要。精神是灵魂和骨子里的东西,一个人没有了精、气、神,还有活力、还有才华吗?
从事艺术创作,只有不忘根、不忘本的人,才会是有潜能、有力量的人。艺术是有生命的,而这个生命的根就扎在民族的土壤里。韩美林常年游走于民间,从生活中、从底层群众中汲取精神养分,获取创作灵感。韩美林的艺术之根是深植于中华大地的沃土之中。他自称是“陕北老奶奶的接班人”。《天书》是韩美林花费30余年时间,从遍布全国的古陶、石刻、岩画、青铜、砖铭、甲骨等各种古代文物上的搜寻而来,用毛笔书法形式临摹整理而成的。没有韩美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挚爱,没有韩美林对生活的执着,也就没有《天书》。这里,不由得让人想起常说常新的两句话:人民是艺术工作者的母亲,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汲取营养,用人民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哺育自己,应该成为艺术家的自觉追求。
韩美林先生不喜欢“大师”、“大家”这样的称谓,当然也不喜欢别人这么称呼他。不过,当下中国人都在期待有更多的文艺大家、文艺大师出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有代表着国家文化水准和民族文化形象的文化代言人。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是这个国家文化传统、文化创造、文化实力的体现和展示,也是国民素质和精神风貌的体现和展示。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需要有更多的文艺大师、文艺大家,需要有更多的文化代言人。大师、大家不会很多,但不可缺少。
有一种观点似乎很流行,认为“乱世出英雄”,“愤怒出诗人”,只有动荡岁月、苦难年代才能产生传世之作,才会涌现文坛巨匠。这种观点对错与否,姑且不论。说心里话,我们更愿意相信国运昌盛,文运必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当今文艺家正赶上好时代,文艺发展环境之宽松前所未有,文艺创作素材之丰富前所未有,文艺家施展才华的天地之广阔前所未有。奉献出更多思想深邃,艺术精湛,能够传之久远、足以令后人引以自豪的精品力作,是时代的呼唤,是人民的期待,是一切有抱负有追求有良知的文艺家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