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名家迭出 美术大省呼唤“齐鲁画派”

  11月5日,山东画院挂牌暨山东美术创作研讨会在济南举行,来自全国美术界的专家、画家、理论家40余人参加会议,就加强山东美术创作,打造山东美术品牌“齐鲁画派”等展开讨论。


  齐鲁文化滋养独特画风


  从中国现存最早的画作《游春图》的作者隋代展子虔,到宋代张择端,元代赵孟頫,明代崔子忠,清代郑板桥,至民国时期俞剑华等山东画家都才华卓绝,学养深厚,风格独特。


  新中国成立后,吴天墀、张茂才、柳子谷、赫保真等老一辈画家辛勤耕耘,承浸于齐鲁文化的滋养,创作出了大量具有齐鲁气派的中国画作。


  近年来,山东老一代画家艺术生命常青不衰,中青年国画群体强势崛起。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山东美术历经千年,无论作为地域还是文化的形态都是中国画坛的重要组成板块。山东画家的画作不管其艺术门类、形式、风格如何不同,但都具备勃然大器、浑厚拙朴,尊重道统、崇尚底功,文以载道、担当责任,儒风智慧、透射灵秀,融汇古今、取道中庸,面向现实、贴近生活六大特点,这与山东的大山大水、深厚齐鲁文化的浸润息息相关。


  山东美术还未形成整体文化形象


  山东美术历史悠久,大家名家迭出,但一直未能形成一个整体的文化形象。


  新时期以来,山东美术突飞猛进,已成为毋庸置疑的美术大省。目前山东有中国美协会员670余人,省美协会员3700余人,在全国各省中名列前茅;山东的美术作品水平普遍较高,在历届全国大展和重要美术展览中,山东画家的作品入选数和获奖数均位居前列;齐鲁名家群星闪耀,大批精英人才都在当代中国画坛占据重要位置;山东的美术人才后备力量充足,有两所专业美术院校,几十所大专院校设美术学院、美术系科;山东民众有喜收藏爱丹青的雅风,山东的书画市场占据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


  与会专家认为,齐鲁画派形成的时机已经成熟,新设立的实体山东画院也将为打造山东美术品牌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齐鲁画派”的形成对打造民族气派的文化强国形象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形成团体优势,发挥整体效应,极大地提高山东美术在全国美术事业发展中的竞争力;有利于在齐鲁文化大背景下,达成学术共识,相互取长补短,各自发挥作用,增强山东美术界的凝聚力;有利于系统梳理山东美术发展脉络,出人才出作品,培育“高、精、尖”的美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的年轻队伍。


  步步为营扩大画派影响


  与会专家认为,“齐鲁画派”作为山东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作为一个新的文化品牌,一定要有明确的文化定位、艺术指向、远景规划、近期目标,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当务之急,要认真梳理山东美术发展脉络,进行一系列画家的个案研究,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为“齐鲁画派”提供理论支持;要深入走访、了解山东各地美术发展的现状,处理好齐鲁文化大背景下整体品牌与各地市之间差别化文化背景之下形成的不同风格之间的关系,以期形成在同一个“齐鲁画派”文化理念和学术策划的统领下,既有相同的文化及学术支撑,又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美术胜景;在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期间将举办“齐鲁画派——山东中国画大展”,将“齐鲁画派”隆重推出。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